訪問主要內容
美國專欄

阿拉斯加會談後,美國也不吃中國這一套了

發表時間:

美中3月18日、19日阿拉斯加會談,美國方面雖然對會談成果不報期望,但也不認為會談有可能使得美中關係惡化。拜登2月10日與習近平通電話,雙方承諾“不對抗”,阿拉斯加會談正是落實兩國最高領導人承諾的大好時機。但會談一開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便遭遇中國外交戰狼群的兩隻頭狼—主管外交事務的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外交部長王毅,楊潔篪朝着美國一陣吼叫,使得會談破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美中官員在阿拉斯加的交鋒成為兩國關係新時代的不祥開端。

阿拉斯加中美對話後,中美對抗不僅加劇,歐洲也加入到與中方對抗的行列。圖為阿拉斯加中美對話場面。
阿拉斯加中美對話後,中美對抗不僅加劇,歐洲也加入到與中方對抗的行列。圖為阿拉斯加中美對話場面。 AP - Frederic J. Brown
廣告

楊潔篪17分鐘的發言說了很多話,但最受中國官媒與五毛、粉紅們熱捧的,是楊潔篪對美國代表說“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這一套”包括二戰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建立的世界秩序,美國倡導的普世價值,美國要求中國停止對美國經濟、政治、文化、意識形態侵害,等等。楊潔篪的發言,粉碎了拜登政府與中國改善關係的良好願望,使得美國對未來的美中關係只剩下一個選擇:美國也不吃中國這一套。

阿拉斯加會談一結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立即前往歐洲,訪問歐盟和北約,與盟友商討應對中國的辦法。3月22日,美國與歐盟、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相繼宣布對侵犯新疆維吾爾族人權的中國官員實施制裁。歐盟停止了《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審議。

美國總統拜登3月25日舉行上任後首場記者會。他表示,他將阻止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拜登表示,目前處於“21世紀民主與專制政體之間的鬥爭”,美國將重建與盟國的合作,特別是美日澳印的四國合作,迫使中國在南海、台灣等方面遵守國際規則。美國在對華政策上堅持民主人權的價值觀,在涉及維吾爾族、香港以及中國國內的侵權問題上,堅持立場。

3月26日,拜登與英國首相約翰遜舉行電話會晤,他向約翰遜提議,民主國家也需要一個基建計畫,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抗衡。

美中阿拉斯加會談至今不到十天時間,“不吃中國這一套”已獲得廣泛響應。瑞典的H&M,美國的耐克,德國的阿迪達斯,英國的博伯尼,日本的優衣庫、無印良品,意大利的班尼頓、OVS等國際知名品牌,紛紛對中國政府在新疆實行對維吾爾族種族滅絕政策採取行動,拒絕使用新疆棉花。鳳凰網報道,美國亞馬遜公司也將下架中國棉製品,亞馬遜稱,來自中國的85%棉製品含有新疆棉花,所有從中國來的棉品都有可能被扣留,除非出示證明,該貨物不含有新疆棉花。美國知名家居電商平台Wayfair於近日給商戶發出警告信,稱“抵制新疆地區以及中國其他地區的產品,因為存在強迫性勞動。”

美國的主流媒體在阿拉斯加會談後,對“中國的這一套”發出強烈質疑。《華盛頓郵報》3月21日發表《北京領導人到底怕什麼》的評論文章,直指中國的人權侵害。文章寫道:美中會談,楊潔篪咄咄逼人的講話震驚全球,楊強調,中共領導人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如果是這樣,中共為何表現得如此懼怕,為何拘押王炳章、張展和黃之鋒等人?

雖然阿拉斯加會談後,在中共策動下,中國又掀起一陣抵制世界名牌產品的狂潮,重演過去多次上演的滑稽戲碼;王毅外長則馬不停蹄,與俄國外長舉行桂林會談,接着出訪伊朗、土耳其等中東六國,與所剩不多的幾個兄弟抱團取暖。但分析人士指出,楊潔篪的“中國人不吃美國這一套”已然轉化為“美國人不吃中國這一套”,“不吃中國這一套”迅速成為世界大勢,王毅使盡了渾身解數,也無法扭轉了。

瀏覽其他章節
  • 04:59
  • 03:36
  • 04:37
  • 04:13
  • 05:33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