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聚焦非洲

中國與貝寧簽署債務免除協議,加蓬陷入債務危機

發表時間:

據非洲財經信息通訊社援引貝寧媒體的報道,1月14號,貝寧與中國就部分免除對中國的債務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這份諒解備忘錄是在中國外交部長秦剛作為非洲之行的一部分訪問貝寧期間簽署的,該消息沒有透露被取消債務的數額和性質。根據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非研究計畫發布的信息,自 2000 年以來,北京向非洲國家提供了大約 1500 億美元的貸款,60%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25%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提供。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和埃及外長薩梅赫舒克里在開羅 2023 年 1 月 15 日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和埃及外長薩梅赫舒克里在開羅 2023 年 1 月 15 日 AP - Amr Nabil
廣告

國際非政府組織和西方官員經常指責中國利用“債務陷阱”對其非洲夥伴施加影響,甚至在他們無法償還時迫使他們放棄對某些有價值資產的控制。 一直反駁這些指控的北京於去年8月宣布取消向17個非洲國家提供的 23 筆無息貸款。 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估計,這些無息貸款中可能被取消的最高金額約為 6.1 億美元。2020年,中國支持G20對世界最貧困國家債務減免計畫,同意負債國在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間,推遲償還57億美元債務。去年7月底,北京同意共同主持一個債權人委員會,對贊比亞債務進行重組。

中國外長秦剛於1月9日至16日首訪非洲五國埃塞俄比亞、加蓬、安哥拉、貝寧和埃及,中國無疑是這五國的主要雙邊債權人。

除貝寧外,同處幾內亞灣,正在經歷史上罕見經濟危機的加納已經停止債務償還,等待與所有債權人就其債務重組達成協議。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加納1 月 10 日要求其雙邊債權人根據 G20 共同框架重組其債務。同一消息人士補充說,這一請求旨在將中國等非巴黎俱樂部國家納入債務減免談判。根據國際金融研究所 (IIF) 提供的數據,北京是加納最大的雙邊債權人,擁有17億美元的債務,而巴黎俱樂部所有債權國的債務總和為19億美元。

去年年底,加納政府宣布暫停支付大部分外債。 其中涉及歐洲債券、商業定期貸款和大多數雙邊債務。加納政府表示,該決定旨在“防止經濟、金融和社會狀況進一步惡化”。新冠病毒大流行和俄烏戰爭引發的後果導致加納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去年11月,加納通貨膨脹率達到 50%,而本幣自 2022 年初以來已下跌超過 50%。債務償還佔加納大約 70% 的政府收入。截至 2022 年9月底,該國的外彙儲備總額從 2021年12月31 日的97億美元降至66億美元。

2022年11月底,加納政府要求其歐洲債權人接受高達本金30%的折扣,並在重組談判框架內暫停向國內債券持有人支付息票。為了使公共財政重回正軌,加納又於 12月中旬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項30億美元的救助計畫簽署了初步協議,以換取一項旨在“恢復宏觀經濟穩定”的改革計畫”。 然而,多邊金融機構認為這個西非國家的債務違約已難以避免,並邀請加納當局着手進行債務重組,以便從G20成員國發起的“債務處理共同框架”的救助計畫中受益。

這項“債務處理共同框架”,在由G20成員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於2020年發起的暫停償債倡議(DSSI)到期後生效,這一框架協議旨在讓貧窮國家有時間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引發的次生危機。 該框架要求所有債權人,無論是公共的還是私人的,都必須同意做出同等的努力。 但是,這項規定並沒有法律強制性,並不能迫使那些最不願意放棄債務的私人債權人遵守規定。加納成為繼埃塞俄比亞、乍得和贊比亞之後第四個根據這一共同框架申請債務減免的國家。

倫敦智庫查塔姆研究所去年年底發布了一份報告,題為“非洲過度負債的應對措施和中國的作用”,報告首次提出“中國在非洲面臨的困境:即如何保護其在非洲投資收益,同時維護其作為合作夥伴而非掠奪者的形象”,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既要又要問題。報告指出,從2000年到2020年,非洲整體外債增加了五倍多,達到6960億美元,其中12%是欠中國債權人的。報告指出:中國的貸款政策有時基於簡單的利潤追求,有時出於地緣政治戰略考量。現在正在兩種選擇之間猶豫不決:即維護其獲得還款的權利或採取更寬鬆的方式來維護其地緣戰略利益。倫敦智庫表示,不排除北京正在向負債纍纍的非洲國家施加壓力,迫使它們放棄對某些資產的控制權。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