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中國 貧富懸殊的全面小康

發表時間: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發布『中國的全面小康白皮書』,旨在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宣布中國已完成全面脫貧、步入小康社會背書。中國的小康社會,官方特別表述為政治文明和社會文明“協調發展的小康”,然而,觀察人士通過分析數據顯示,中國的貧富差距持續嚴峻,在“政治文明”層面,中國被指是一個缺乏自由的高壓型社會。

中國9月28日公布『中國的全面小康』白皮書。
中國9月28日公布『中國的全面小康』白皮書。 © 網絡照片
廣告

今年7月1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百年黨慶大會上稱:中共“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為習近平這一宣布背書的『中國的全面小康』白皮書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白皮書闡述全面小康發展歷程,稱中共帶領中國人民,從“小康之家”到“小康社會”,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從“全面建設”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標不斷實現,小康“夢想成為現實”。

習近平當時宣布中國全面實現小康引發不少質疑,中國總理李克強去年在兩會記者會上披露,中國有六億人月收入在一千元以下;另有統計顯示,中國有九億多,約四分之三的人口月收入不足兩千元。如何能稱之為“全面小康”?或者說這是中國自定標準的“全面小康”?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就是貧困現象不斷減少的過程,也是人民日益富裕起來的進程。但是,這個全面小康社會,貧富差距有多大?城鄉差距有多大?寧吉喆披露:中國2020年基尼係數為0.468,比起2008年的最高點0.491,累計下降0.023。

如果按照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標準,基尼係數0.4是所得分配的警戒線,超過0.4代表貧富兩極分化,一個兩極分化的社會,容易引起社會階層對立從而導致社會動蕩,從寧吉喆披露的數據看,中國的基尼係數仍然偏高,中國目前是一個貧富兩極分化的社會。

關於城鄉差距,寧吉喆則予以“積極”表述,“總體上趨於縮小”。他說,中國雖然存在着貧富差距,但城鄉、地區和不同群體居民收入差距,總體上趨於縮小,如果按居民收入計算,中國大陸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係數在2008年達到最高點0.491後,2009年至今呈現波動下降趨勢,2020年降至0.468,累計下降0.023。

“共同富裕”仍然遙遠?中國官方的解釋旨在“放眼將來”,寧吉喆稱,十四五時期,中國將進一步控制和縮小貧富差距,“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朝“共同富裕”前進。『白皮書』稱,不讓一個人掉隊,不讓一個區域落下,不讓一個民族滯後,體現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本質要求。

白皮書稱中國的全面小康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小康”的說法也引起此間觀察人士的質疑,中國政治文明的尺度是什麼?維權人士遭打壓,不存在新聞自由,敢於批評當局的人士被一個個送進監獄,何談政治文明?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