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時代隨風而逝

發表時間:

女王駕崩,國王萬歲,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時代隨風而逝。

2022年9月9日,倫敦,一名悼念者在白金漢宮門口留下題字的照片。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一個動蕩的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保持穩定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2022年9月8日星期四去世,在位70年,享年96歲。
2022年9月9日,倫敦,一名悼念者在白金漢宮門口留下題字的照片。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一個動蕩的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保持穩定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2022年9月8日星期四去世,在位70年,享年96歲。 AP - Kirsty Wigglesworth
廣告

美國總統拜登稱頌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體現了一個時代”,女王最大的成功則是成功地駕馭英王室度過異常顛簸的七十年,王室沒有沉沒、瓦解、消失。拜登給出了君主成功的關鍵:她“具有無可比擬的尊嚴和恆心”。

雖然伊麗莎白二世體現了一個時代,但女王似乎穿越了好幾個時代。七十年來,大英帝國已成昨日黃花,她似乎統治着一個完全不同於她在1952年成為女王的國家。在地緣政治方面,非殖民化,加入歐盟,脫歐,蘇格蘭訴求獨立帶來的民族裂痕。在道德層面,發生的演變更令人眼花繚亂。

1952年,王室禁止離婚,今天,女王四個孩子中三個離婚,首當其衝的是國王查理三世。伊麗莎白登基時,她是一個白人的、盎格魯-撒克遜、新教的英格蘭帝國,今天,即使她親手設計了英聯邦,大英帝國不復存在。社會變得更加多元化和多文化,2017年任命首位黑人軍官擔任王室侍從,任何一位英國君主治下都未發生如此重大的變化。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已不僅僅屬於英國。法國世界報社評說,在世界眼中,某些人物體現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是體現了整個時代。從戰後登基,到新冠大流行時期傳遞的堅忍不拔的信息,從非殖民化到撒切爾、布萊爾,直到英國脫歐,從瘋狂的披頭士樂隊到戴安娜王妃的悲劇。作為國家元首,伊麗莎白二世廣受尊重然而只有象徵性權力,在70年的統治中,會見了世界上所有的大人物,從戴高樂到肯尼迪,從尼赫魯到約翰.保羅二世。享年96歲高齡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不知不覺地將我們每個人與英國和世界深廣的歷史聯繫在一起。

女王何其聰明,不會看不到世界正在發生變化。她的力量在於決不屈服於時尚和口號的暴政,無需轟轟烈烈,並與情感保持距離。以至於有人埋怨女王太冷漠,有人遺憾女王沒有顯露明顯的同情心。最終,她幾乎沒有犯錯,幾乎沒有邁出任何錯誤的步伐,這看起來似乎是一種虛有其表的成功,但與許多強人的冒險歷程相比,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成就。

著有『她本不願成為女王』一書的法國歷史學者馬克.若什曾寫道:“"女王不表示明確的觀點。她常常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的,採取決定而不是主動行動。我們從未真正了解她的想法。"的確,女王沒有就其在位期間激起國家的重大辯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她只是有時似乎有所暗示,比如在英國為脫歐而激烈爭執的階段,她戴着一頂帶有黃色花朵的藍色帽子參加議會開幕式,看起來非常像歐盟國旗。”

但是,為了挽救君主制,女王明白,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持中立。誠然,英國君主的政治權力很少,她的講話必須得到大臣的批准。但干預政治的方式可以有千百種,伊麗莎白二世一直在防範這一點。

在英國人對君主制的依戀中,還有更深層次的東西。對他們來說,或多或少有意識地,它體現了永久、持續和穩定。在一個分裂的世界和國家中,伊麗莎白女王是團結的象徵。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嚴重時期,她借用二戰歌曲中的“我們將再次見面”溫暖民心......新任首相特拉斯星期四說,已故君主是 "現代英國賴以建立的岩石",非常精確。

伊麗莎白二世通過她的姿態、她的衣着、她的尊嚴或她的言語選擇來傳遞政治信息。超越一切政爭,深受英國人民的愛戴。 

世界報評論說,英國女王實現了一個壯舉,讓人們忘記君主制的不合時宜。世界各地都將感受到她的死亡所帶來的震撼,這是一個時代結束的又一標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