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美俄就烏克蘭危機隔空過招

發表時間:

針對烏克蘭危機,美國在經過長時間的沉默後,終於公開表態,支持親歐盟的烏克蘭反對派,以此推動這個前蘇聯的加盟國投入歐盟的懷抱。這讓人感到華盛頓正在與冷戰時的老對手俄羅斯遠距離過招。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本周來,華盛頓逐漸加強了對基輔的警告,清楚地表明自己的姿態,先是美國副總統拜就暴力衝突可能升級向烏克蘭總統表達了“深切關注”,接着是國務卿克里對烏克蘭反對派受到警方的鎮壓表示“厭惡”,最後是五角大樓的主人黑格爾警告他的同行烏克蘭國防部長列別捷夫,美國反對“所有對示威活動進行干預的軍事行動。

此外,華盛頓還作出另一個更明顯的外交姿態,歐洲問題助理國務卿努蘭,前往基輔的抗議現場,與示威者握手言歡、分發慰問品,並敦促這個前蘇聯加盟國保全自己在歐洲的未來。美國國務院甚至考慮對烏克蘭政府實行“經濟制裁”。

不過,美國非政府組織---專門研究跨大西洋兩岸關係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專家佛爾比格( Joerg Forbrig)認為:華盛頓的反應太弱、太晚了。他指責克里取消參加十二月初在基輔舉行的歐安組織峰會,是犯了具有象徵性的嚴重失誤 。當時,華盛頓希望以此舉譴責烏克蘭。迫於莫斯科的壓力,基輔在上個月底,拒絕就結社和自由貿易與歐盟簽署協議。佛爾比格( Joerg Forbrig)稱:克里沒有像它的歐洲同行,歐盟外交最高代表阿什頓那樣出席基輔的歐安峰會,給人的感覺是:烏克蘭被美國遺棄了。

然而,作為上世紀90年代對中歐和東歐的前蘇聯加盟國的政策,美國不斷為“歐洲一體化”做宣傳,並極力推動烏克蘭,格魯吉亞和其他國家加入歐盟,而且成效顯著,格魯吉亞和摩爾多瓦已經和歐盟草簽了加盟協議。

美國外交關係學會的的國際政治專家查爾斯•庫普乾(Charles Kupchan)就此總結指出: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及其歐洲的盟友經過深思熟慮,竭力推動東歐的前蘇聯加盟與西方合作 。 庫普乾認為:美國對東歐的部分外交政策是在利他主義的指導下進行的,希望以此來表明在加入北約和歐盟後,這些國家的情況比不加入要好得多 。

事實上,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和歐盟專員阿什頓在2012年8月訪問巴爾幹時,極力鼓勵塞爾維亞、科索沃和波斯尼亞學習克羅地亞,投入到北約和歐盟的懷抱中。

但是,美國此舉也不是完全的大公無私,美國外交關係學會的專家庫普乾(Charles Kupchan)分析稱:在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還在繼續,針對俄羅斯周邊國家,進行巨大影響力的競爭遊戲。專家還進一步指出:隨着中歐的一部分向歐盟傾斜,及克里姆林宮實施更為民族主義的執政模式,極力想將烏克蘭保持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的普京與試圖讓基輔走出來的歐盟、美國之間,將展開白熱化的爭執。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專家佛爾比格( Joerg Forbrig)則首先指責普京,提出一個西方的假想敵來尋求與美國的爭執。其次,佛爾比格認為:美國想保留自己與俄羅斯的關係,尤其是在解決敘利亞和伊朗的問題上,與莫斯科的合作是絕對繞不開的;而且,奧巴馬總統也沒有放棄他自2009年開始實施的,與莫斯科緩和關係的“重啟外交”這一著名政策。

此外,法新社還注意到:美國國務卿克里在講話中十分注意用詞,不去惹怒俄羅斯,只是表示拒絕:烏克蘭情勢的“任何升級。 ”其新聞發言人還保證說,不要將烏克蘭的危機解讀成是美國針對俄羅斯的衝突前兆。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