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科技與傳媒

借《查理周刊》恐襲案之機 網絡陰謀論在法國又火一把

發表時間:

“陰謀論”自古就有,在美國 “九一一”慘案後,“陰謀論”盛行於世。隨着網絡和社交媒體的出現和發展,“陰謀論”更找到了施展的技術手段。最先接觸社交網絡的青年一代,也更多地受到網絡陰謀論的影響。1月7日巴黎發生《查理周刊》恐怖襲擊系列案後,可以大體上歸結為“陰謀論”的種種說法,通過模糊的錄像錄音,在法國網絡媒體,特別是社交網絡媒體上流傳。

科技與傳媒
科技與傳媒
廣告

“陰謀論”的一個特徵就是先入為主地以不相信正規和傳統媒體報道為出發點,誇大某些無法證實的事實細節,而無視另一些更明顯的事實,從而得出聳人聽聞的結論。法國《解放報》1月21日歸納了圍繞法國《查理周刊》系列案而出現的種種網絡陰謀論說法,下面為您介紹一下:

《查理周刊》遭到槍擊後的第一時間曾經流傳一段用手機拍攝的錄像,顯示一些人逃到了《查理周刊》臨近建築的樓頂上。之後有人就指出:樓頂上有人身穿防彈背心,說明有記者事先就知道要發生槍擊而等在那裡。法國《解放報》說:事實上,這些身穿防彈背心的人屬於與《查理周刊》為鄰的另一家媒體《第一線》人員,這是一個專門採訪報道戰事新聞的媒體,所以他們常年配備有防彈衣。一聽到槍響,他們自然穿上了防彈衣。

《查理周刊》槍擊案的另一個細節曾經引發不少人的注意,即警方在嫌犯的車上找到一個身份證,從此方便地證實了嫌犯身份。很多人曾經擔心這不是嫌犯忙中出錯,而是給警方的陷阱,但隨着警方核對都有前科的嫌犯基因,這個問題迎刃而解。但在陰謀論盛行的網站上仍有一些人堅持認為嫌犯不可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

《查理周刊》槍擊案還有一段模糊的錄像顯示:槍擊者是如何在街上,追到受傷倒地的警察身邊將其殘忍打死。大多數人都看到了嫌犯的兇殘,但卻有人從僅有幾秒鐘的模糊畫面看出了破綻:“怎麼被打的警察沒有流血啊?”“陰謀論”者懷疑警察沒死,他們甚至懷疑安葬警察的棺材是空的,安葬現場家屬同事的痛苦表情也是做戲。

兩名槍擊犯是開着一輛雪鐵龍C3型車作案的,關於這輛車先後曾經有兩個在不同地點的鏡頭,這也在網上引發爭論。“陰謀論”者認為這根本不是一輛車,因為前一個錄像中,車的反光鏡是銀色的,後一個則是黑的。事實上,反光鏡是電鍍的,由於光線變化,其顏色也會不同。

“陰謀論”的最後一個觀點更加出奇:他們認為單獨作案綁架猶太人商店的罪犯被警方打死前,雙手是綁在一起的。證據是一段非常模糊錄像,在一秒鐘的時段里,罪犯撲向商店門口的警察並開槍,如果把錄像放慢來看的話,可以看到罪犯兩手靠得很近而已。

除了通過對模糊錄像進行“陰謀論”解釋以外,還有完全用語言傳播的“陰謀論”觀點,比如1月7日中午13點,在推特上就有人提醒說:小心媒體上公布的信息,這都是反伊斯蘭的人造陰謀。這不是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恐怖行動,而是和法國政府有關的猶太組織行動,或者與美帝國主義有關”。

《查理周刊》槍擊案給了“陰謀論”在網絡上又一個活躍的機會,上不了法國正規輿論檯面的“陰謀論”在法國民眾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尚難以評估,但由於網絡和社交媒體對年輕人的影響巨大,年輕人也會受到“陰謀論”的影響,法國民調機構和教育部長分別認為:有五分之一的法國人會受到類似“陰謀論”影響,有五分之一的年輕人也會受到網絡輿論的影響。

法國《解放報》認為:古而有之的“陰謀論”在網絡時代得到加速發展是一個新的時代現象和傳媒現象,除了新技術發展以外,促使“陰謀論”盛行的原因還有:世界變的越來越複雜,而一些人卻更喜歡對複雜世界進行簡單化解釋,法國民眾間對代表社會精英階層的官方話語解釋和正規傳統媒體的報道評論不信任,認為都在愚弄人。

雖然有年輕人受到網絡“陰謀論”的影響,但網絡“陰謀論”並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在各種“陰謀論”的網站上傳遞各種流言的也有很多成年人。法國《解放報》兩篇採訪文章的主角都是四五十歲的成年人,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絕不相信傳統媒體的觀點,甚至看都不看,他們成天在那些宣揚“陰謀論”的網站上流連忘返,只要存在一些疑問,就認為背後定有陰謀。他們的政治觀點可左可右,但都比較極端。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