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曼谷專欄

緬甸執政黨內訌勢必影響大選

發表時間:

即將在今年底舉行民主大選的緬甸,在過去一周的時間裡,突發了一場直接影響未來政選的人事巨變,緬甸執政黨主席兼人民議會議長吳瑞曼及其他幾名政府要員被閃電般宣布解除職務。緬甸媒體對整個事件的報道後知後覺,有外國媒體報道“緬甸執政黨發生內訌”,泰國媒體評論“這是一場靜悄悄的巨變。”吳瑞曼一度被視為現任總統吳登盛未來的接班人,如今一夜之間被宣布罷免,令外界跌破眼鏡的同時,不由得產生“緬甸政治究竟由誰做主?”的疑問。

曼谷專欄
曼谷專欄 RFI
廣告

泰國媒體援引路透社消息報道,緬甸聯邦鞏固發展黨總部8月12號開會商討關於11月大選事宜,當晚,數百名安全部隊人員突然包圍了會議地點,禁止任何人出入。

緬甸聯邦鞏固發展黨是緬甸最大執政黨,事發後該黨主席吳瑞曼一度失聯,下落不明。一時間輿論嘩然,社交網上竟傳出“發生政變”的消息。直到13號次日,聯邦鞏固發展黨才透過當地媒體發表聲明,宣稱考慮到吳瑞曼身兼數職,過於繁忙,因此改由現任總統吳登盛接任職務。礙於總統本人不能出任政黨職務的限制,故由副主席吳泰巫代理臨時主席。另據後續消息報道,在聯邦鞏固發展黨本次重大變革中,除了黨主席吳瑞曼以外,還針對秘書長、中央委員、顧問等19名黨內高層進行了調整。

緬甸聯邦鞏固發展黨於2010年6月註冊成立,並在時任黨主席吳登盛率領下參加大選並獲得勝利。然而該黨前身是成立於1993年代表軍人利益的“聯邦鞏固與發展委員會”,後期以來,新一輪大選逼近,第二任主席吳瑞曼大力提倡積極回歸民主,這跟黨內以吳登盛為首的保守派顯得格格不入。儘管緬甸官方自稱這次變動僅只是一次“黨內人事調整”,但英美等國外交官對“這種武力變動”的做法紛紛提出抗議,並要求緬方給予合理的解釋。

泰國有媒體把此次動用武力強勢執行人事變動評價為“一場大選來臨前的悄然巨變。”並指出緬甸最大執政黨內部的一番人事變動,勢必對今年11月9號的大選產生深遠的影響意義。據悉被罷免的吳瑞曼跟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個人關係良好,一度商討在大選中結盟謀取勝算。有分析認為這是導致吳瑞曼遭到黨內保守派排斥的原因之一。昂山素姬本人一度宣布有意參加總統競選,但礙於跟外國人通婚者沒有競選資格的聯邦憲法規定,若不重新修憲的話,昂山素姬的總統夢難以實現。不過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擁有良好的民間基礎,曾經在1990年的全國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一旦昂山素姬率領全國民主聯盟和聯邦鞏固發展黨新星領袖吳瑞曼結盟合作,未來勢必摒棄聯邦鞏固發展黨一貫擁護軍人利益的立場和主張,這些都是吳登盛乃至前軍人領導丹瑞大將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據知情人透露,吳瑞曼與吳登盛兩人之間最新一次意見分歧,在於對參加大選人員名單的甄選。

針對同一事件,也有華文媒體評論稱,緬甸執政黨內部的巨大變動,可能有針對中國政府的意味。原因是緬中關係自今年以來摩擦不斷,而被罷免黨內職務的吳瑞曼,則是執政黨內部最主要的親中派人士之一。

無論如何,大選前的緬甸,正透過這一事件向外界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軍人在緬甸政治中仍然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緬甸聯邦憲法第436條規定,軍人占議會比例25%,修改憲法需要獲得75%的贊同票。這意味着緬甸人民議會的決策權仍然掌握在軍人派手中。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