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曼谷專欄

泰菲領導人會晤 擬促成南海準則

發表時間:

泰國總理巴育在近期一次對菲律賓進行2天的國事訪問中,提到將積極促進中國與東盟儘快在《南海行為準則》上達成一致的話題,並承諾說泰國將繼續發揮“協調人”的角色與作用。

曼谷專欄
曼谷專欄 RFI
廣告

泰國媒體報道,泰國總理巴育於本月27-28號訪問菲律賓。這是泰國總理為加強東盟成員關係而例行訪問的第八站。28號上午,巴育拜訪了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兩國領導人進行了雙邊會談,事後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泰菲雙方是值得信賴的夥伴,未來將在加強投資、安全和民間交流等領域開展合作,預計還將簽署多項備忘錄。

泰國總理此行前引起當地媒體最大的猜測,就是關於爭取跟菲律賓安全部門開展情報合作,以破獲新興恐怖集團的話題。泰國首都曼谷不久前發生一起震驚世界的不明爆炸案,造成包括菲律賓人在內的多國旅遊者死傷。有消息認為爆炸案可能跟個別新興恐怖集團的報復行動有關。但巴育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否認了這一猜測。

而泰國總理出訪菲律賓後引發媒體關注的話題,則是泰國總理承諾將代表東盟就南海爭議出面跟中國協調,促成各方儘快達成《南海行為準則》。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藉此對泰國給予讚揚與肯定。曼谷《今日郵報》28號刊登新聞指出,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充分肯定了泰國在協調東盟成員關係以及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事務上所發揮的積極作用。而泰國巴育總理也對菲律賓在國際舞台上支持泰國發揮協調作用表示感激。巴育還表示,泰菲雙方未來將在各方面加強合作,以應證雙方之間“共同謀求繁榮與發展的親密夥伴關係”。

據了解,作為沒有直接涉及南海主權爭端的東盟成員國之一,泰國近年來始終在東盟與中國之間解決南海問題上充當協調人的角色。

眾所周知,中國北京政府對於擁有南中國海領域的主權訴求,跟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等其它的南海周邊國家存在重合與衝突。由於摻雜了諸多時間與空間的影響因素,長期懸而未決的南海問題成為了一個敏感而複雜的區域性難題。

2002年11月4號,東盟十國跟中國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簽訂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但隨着中國跟越南、菲律賓圍繞南海島嶼爆發的爭端愈演愈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顯示出在解決國與國之間摩擦與爭端上毫無約束力。自2011年起,東盟十國開始跟中國磋商簽訂具有約束力的《南海行為準則》,旨在避免因主權爭議而引發的擦槍走火事件。

據中國媒體顯示,中國官方承認《南海行為準則》是《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推進與落實。不過,越南與菲律賓媒體卻指責中國在推進《南海行為準則》上刻意拖延。

最近幾年來,中國軍備實力逐年增強。而中國與越南、菲律賓就南海主權問題不斷爆發紛爭,以至越菲兩個東盟成員國都在極力拉攏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冀求增強海上軍事裝備。從而對整個亞太地區的軍事裝備發展形成促動。今年初,中國被菲律賓媒體爆料在南海填造島礁和建設工事,再次引發國際社會對南海主權爭端的關注。目前為了避免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南海行為準則》因而成為促進區域和平與穩定的一大期盼。至於泰國究竟能在這一地區矛盾中發揮出怎樣的協調作用,其工作進展十分值得期待。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