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美國/德國

大眾熟首席執行長會晤美國空氣資料委員會主席

德國大眾汽車首席執行長(CEO)馬蒂亞斯·米勒(Matthias Muller)13日前往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主席吉娜•麥卡錫(Gina McCarthy)。米勒在會晤之後沒有對外宣布任何消息。他在底特律車展的首次露面也沒能完全抹去尾氣排放的醜聞形象。

德國大眾汽車首席執行長米勒希望在底特律車展的露面改變汽車公司作弊的形象
德國大眾汽車首席執行長米勒希望在底特律車展的露面改變汽車公司作弊的形象 法新社
廣告

歐盟消息人士及法界專家表示,大眾汽車(VOWG_p.DE)的排放醜聞在歐洲不太可能面臨像美國一樣的罰款,因為監管機制相對溫和,且該公司所在國家德國執意保護汽車產業。

消息人士表示,米勒這次來美國的目的是向美方提交一份更正此前柴油尾氣排放檢測的新軟件。據統計,大眾汽車在美國市場曾經投放了60萬輛柴油車上安裝了尾氣作弊裝置。

大眾汽車在去年9月陷入這場危機,當時該公司承認在美國運用軟件欺騙測試儀器,在排放問題上造假。

美國司法部對大眾汽車發起違反環境法律的訴訟,要求賠償多達460億美元,不過部分法界專家表示,最終的和解金額要比這數字低上許多。

其他國家也採取行動,舉例而言,巴西和韓國雙雙對大眾汽車的排放詐欺問題開罰超過1,000萬美元。

大眾汽車稱,搭載詐欺軟件的汽車全球共有1,100萬輛,其中有850萬輛是在歐洲,儘管如此,至今歐洲各國主管機關仍未開罰。

歐盟消息人士及多位律師表示,若大眾汽車在歐洲收到巨額罰單,那將出人意料之外。

雖然歐盟在2007年將詐欺設備列為違法行為,但未明訂利用軟件詐欺排放測試的相關罰則。反之,根據美國法律,汽車製造商必須確認並描述排放控制設備,意味着汽車業者可以因為疏忽或錯誤申報數據而遭追訴,懲罰行動的範圍擴大。

根據歐盟消息人士說法,歐洲各國也不願祭出嚴格的罰金,因為歐盟28國間有一項不成文規定,也就是有些國家利益不容侵犯,而德國汽車產業向來是其中之一。

身為歐洲最大汽車製造商的大眾汽車,在德國僱用員工總數達75萬人,是該國卓越工業能力的象徵。大眾汽車、戴姆勒(DAIGn.DE)以及寶馬汽車(BMWG.DE)這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2014年營收合計達4,130億歐元,遠高過德國聯邦政府預算的不到3,000億歐元。

就算歐盟執委會打算對大眾汽車開罰,其裁罰權力也受到壓制。歐洲執委會只能針對貿易及競爭問題進行金融制裁。布魯塞爾律師事務所Hunton and Williams的合夥人Lucas Bergkamp表示,若在這點上有任何的改變,“將會是相當重大的一步。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