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華世界

陳一新教授點評台灣首富郭台銘宣布不參選2020大選

發表時間:

也是富士康總裁的鴻海集團創辦人,台灣首富郭台銘9月12日宣布退出國民黨後,外交普遍認為他可能會獨立參選,台灣2020總統大選。一時之間台灣媒體鋪天蓋地都是郭台銘的消息,非常搏版面。他的退黨,也讓國民黨中央及黨員都擔心:從此再度重演國民黨大選分裂的戲碼。不過,郭台銘9月16日深夜宣布:他將不會參選台灣2020總統大選。那麼,郭台銘是否真的就此沒有參選的可能或機會了嗎?他不參選後的台灣2020大選政局,將有什麼重新洗牌的效應呢?本次中華世界,法廣請到台灣文化大學政治系陳一新教授為大家點評分析。

富士康科技集團創始人郭台銘   2019年5月6日台北
富士康科技集團創始人郭台銘 2019年5月6日台北 REUTERS/Tyrone Siu/File Photo
廣告

法廣郭台銘在退選聲明中向支持者表示歉意,你看,郭台銘是否真的就此不會參選2020了嗎?

陳一新教授:根據台灣的選舉法,是有一些相關規定,還是可以讓郭台銘從敗部復活。不過如果真如此,他的誠信問題可能就會更嚴重了。因為他在初選時,之所以被大家抨擊,主要就是他參加了遊戲,卻不遵守遊戲規則。這一方面,王金平反而比較得到更大一點的正當性;他覺得初選辦法及規定不合他的意,所以他不參加初選。不參加,他反而是個自由身。不過,今天最後一天候選人登記,王金平沒有去登記,柯文哲市長也沒去登記。於是,如果目前為止,假如九月17日是登記參選的第一天,可以湊滿二十八萬多的聯署人名。聯署第一天他們假如放棄的話,大概就多半是不會再來報名的。但世界上的事總是有些變數的。那麼在十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之間,有一個最後的總統登記機會,那時候,也只有在立法院有一定席次的政黨,就可以有一個黨團辦公室,還可以得到黨團辦公室的補助款,讓黨團可以操作。以前的台聯黨也曾經有過,新黨也有過。但現在只剩下親民黨及時代力量擁有《有效政黨》的身份,也就是在立法院它可以得到補助款,可以有一個黨團辦公室。這兩個政黨都有權可以提名一個人,來作為他們政黨的總統候選人。我們不能排除這個情況,但基本上,登記都認為郭台銘大概就算是就此棄選了,至少是對於2020年會棄選。他的永齡基金會還在運作,它可能會成為轉型的傳統的智庫的一個準備2024年,假如他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再捲土重來。

法廣你認為郭台銘退選的真正原因何在,聽說他經過一番天人交戰才做此決定是嗎?

陳一新:當然是,因為這麼大的一個問題,而且他從來都是在社會上可說是可以呼風喚雨的一個生意人,台灣最大的首富,在大陸有龐大的企業。可以說,他的一舉一動都動見觀瞻,所以他在這過去兩個月來,也一直跟柯文哲、王金平院長一職密切來往。形成一個有人說的桃園三結義,後來雖然沒有結義成功,但至少好像選舉參選的呼聲好像蠻大的。這時候,也在網路上聲量都很大。這個時候,突然宣布退選了,他還特別鞠個躬,跟所有支持他的人抱歉,說讓你們期望成空。但事實上,他這樣做也許是正確的。因為他自己沒有政黨,又沒法取得他所屬於的一個政黨。國民黨有沒有提名他。他想着國民黨參選,可以打出一片天。可惜,初選就失敗了。所以他在怎麼參選,他找個小黨的話,等於把錢,丟到無底洞,也許可以幫小黨打個幾席的立委下來,但這樣子也沒什麼用。而且第三勢力從來在台灣真正的長和久的。那麼,在這個情況下,他沒有政黨,自己又退了黨,所以他等於幾乎是走投無路。而且手上沒有立委跟他一起選的話,那這個聲勢就非常的微弱。不太可能在台灣存下去。現在每天對他看好是因為他還沒有展現他的實力。真正一旦參選,沒有幾個立委能夠替他打拚的話,或者他提出來的人選也不怎麼夠看的話,那麼很快就會被選民放棄,媒體也會不再熱心報導他們郭台銘及柯文哲他們的活動。現在來看,他做了這個聰明的舉動。所以仍然要當機立斷,雖然這件事很大,但是他還是要做出最後的抉擇。假如他繼續參選的話,很可能政黨也沒組成,去參加一個小黨,幫別的小黨去爭取做不分區立委,等於是為人作嫁。而自己提名的幾個立委候選人可能都不記得能成才。柯文哲的區域立委也可能全軍覆沒。這個情況下,應該想想看,三個臭皮匠也湊不出一個諸葛亮。

法廣:他為何不和宋楚瑜結盟?

陳一新:宋楚瑜是他最後的考量,到目前為止是,在11月22日之前,他都還有機會。但是宋楚瑜今年的實力可能不如2014年時。2014至2016年可能是正處於最風光的時期,當時國民黨剛剛新敗落,2014九合一選舉可說殘敗。然後,宋楚瑜那時吸收了很多國民黨不滿意國民黨的票。所以宋楚瑜的選票突然從50萬左右暴漲到150萬。所以他的不分區立委也搶到了不少席位。但是這個情況,可惜台灣的第三勢力永遠是很難出頭的。就算偶爾出頭一陣子,也可能很快就隨着新聞的熱潮一過去,可能就馬上勢力就大不如前,雖然不能說是煙消雲散。所以,台灣的新黨和曾經有光輝的日子,台聯黨曾經在立法院有一陣子也是一個有效的政黨。親民黨更不用說,它在第三勢力裡面,目前為止還算曾經有過獨領風騷的時候。最多的時候,它的立委有46席。新黨在其最高峰時,有22席。所以都是曾經獨領風騷。當然,擁有的席次不同而有變化。總之,這兩個黨都是在台灣可以說曾經叱吒風雲一段時間。所以台聯黨、時代力量才剛剛起來時,也好像聲勢驚人,但後來都慢慢不行了。台聯黨現在有如瀕臨解散一樣的,很多立委候選人都紛紛跳出時代力量。這個情況下,我覺得第三勢力要想整合很難。王金平想要有志於整合第三勢力,恐怕也未必就能成功。郭台銘不參選後第二天給大家一封公開的信,表示曾經猶豫要不要參選,或是想放下。本來他參選是抱着救中華民國的心,但放下呢,可能他覺得,也許不需要他來救。放下,可能會讓情勢更為明朗化,更為清楚。否則老是以為自己可以救國救民的話,說不定會陷入一個迷障,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假如他能夠放得開,說不定方而還看得會更清楚。否則一直參選的話,別的人當他是有錢人,會期待他會撒很多錢,所以大家一定會靠過來,爭取他的青睞,不管對他做立委選舉或是其他的,如推動他的選務,可能他都會撒很多錢。但是他現在不選了,反而他不選就最大了。選的話,他要到處拜託人,到處拜票,對他來講一個生意人,要鞠躬道那個地步,可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法廣:郭台銘不參選後的台灣2020大選政局,將有什麼重新洗牌的效應呢?

陳一新:民調專家指出,郭台銘不選後,本來支持他的青年藍還有知識藍、經濟藍,可能會對於他不選就感到失望,轉而把票投給蔡英文。當然也有人說,蔡英文未必就能吸收郭台銘的選票,當然可以吸收一部分,但韓國瑜也可以爭取啊!有為者亦若是,韓國瑜作為一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當然可以大力爭取郭台銘不選後留下來的許多票。這個情況看來很有意思,郭台銘在聲明中提到一句話:他的手下沒有一個是懂選務的。看起來都能夠發言,都能講話,但是真正碰到選務,他們可能束手無策。他們根本沒有經驗,那麼這種情況怎麼能參選呢?柯文哲好歹也有兩次選市長的經驗。所以,雖然他的政黨剛剛成立,好像比較蠻脆弱的,但他多少還是有點經驗,曉得怎麼運作。但郭台銘在政治上則可說真有如一張白紙。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