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中國強推疫情故事與歐盟展開的博弈

發表時間:

十幾天前才有報道:為阻止歐盟發表一份批評中國散布新冠病毒疫情虛假信息的報告,中國方面向歐盟施加了很大壓力,迫使歐盟對有關內容進行了修改。此事餘波未平,本周四5月7日歐盟駐華代表就對媒體表示“很遺憾”,因為中國官方英文媒體中國日報在出版前把歐洲27個國家大使聯名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的部分內容刪除了。

中國歐盟
中國歐盟 網絡照片
廣告

中國日報刪改歐盟27國大使文章

這篇題為“全球危機下歐中關係至關重要”(EU-China ties vital amid global crisis)文章,是為紀念歐盟與中國建交45周年而寫的。路透社報道說:對照一下歐盟駐華代表網站上發表的文章原文發現,中國日報星期二刊發的這篇文章開頭一段里,把有關冠狀病毒爆發的幾句陳述刪除了,被刪除的這句話是:“但是冠狀病毒的爆發”( But the outbreak of the coronavirus)之後的“在中國,以及在過去三個月,隨後又蔓延到世界其他地方”(in China, and its subsequent spread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over the past three months)。

歐盟駐華代表郁白對媒體表示:“很遺憾,關於病毒傳播的那句話的一部分被編輯(刪除)了。”雖然他拒絕評論中國日報刪除該文部分內容的原因,但可以想象,歐盟國家對新冠疫情從中國爆發,繼而傳播到世界各地的表述,是不符合中國官方對病毒爆發傳播故事版本的。中國版本是:疫情雖然最早發生在武漢,但病毒源頭不在那裡,而很可能在美國。而美方認為,病毒源頭在武漢,最可能是從武漢病毒研究所泄露出來的。該研究所距離一般認為是病毒爆發地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不遠。

中國要求歐盟修改一份報告

再回顧一下4月初中國方面是如何向歐盟施加壓力,迫使歐盟對一份批評中國散布新冠病毒疫情虛假信息的報告內容進行修改的。路透社說,四個外交界人士透露,這份報告原定4月1日發表,但在中國官員從美國媒體Politico上看到了這份報告的介紹後,報告發表時間被推遲。中國一名高級官員當天跟北京的歐盟官員進行了聯繫,表示“如果報告確實如此,並在今天發表的話,這對有關合作非常不利。”

路透社甚至說,這段話記錄在歐盟的外交通信里。在北京壓力下,歐盟報告發表的時間不僅推遲了,對比報告的內部版和最後發表的版本,也發現有幾個地方做了改動。這顯示,布魯塞爾小心行事,試圖避免把跟中國的關係搞僵。這次病毒大流行導致國際關係更加緊張。

對路透社以上報道,歐盟發言人婉拒評論,也有一名歐盟官員否認進行過任何刪除修改淡化。

基本達到目的後,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4月24日還強硬地表示,“虛假信息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必須共同加以應對。”這也就是強迫歐盟選邊站。

歐中經濟博弈

有關疫情的虛假信息問題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爭論的一個要點。雙方官員相互指責對方掩蓋了這場大流行的信息。華盛頓公開稱,目前正在研究關稅和把供應鏈轉移出中國等問題。但時時被夾在中間的歐盟的軟肋恰恰是經濟,歐中間每天十幾億歐元的貿易額,僅次於美國,中國是歐盟第二大的商品和服務市場。

歐盟駐華代表郁白本周四還表示,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對各方都是問題,損害應對病毒大流行所需的跨國合作。他說:“我們看到高度緊張關係的局面,戰略上的、經濟上的、政治上的,與日俱增。我們認為,這些緊張局面無助於我們今天所需的合作精神。”而中國在緩解緊張局面方面處於一種獨特的位置。

歐盟駐華代表郁白說:“我堅信,今天歐盟的聲音比以往更加必要。我們是需要的多邊解決方案的核心,以緩解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為經濟復蘇做準備。”郁白還敦促中國在與歐盟舉行雙邊投資協議的談判中表現出“更大的雄心”,儘管雙方談判的速度從去年10月以來已經加快。他說:“如果能及時達成協議,在今後的幾個星期,這項協議將是全球經濟復蘇的關鍵之一。”

2013年,中國和歐盟開始全面投資協議談判,迄今為止已經舉行了多輪談判。雙方談判的癥結包括互惠市場准入和公平競爭環境。雖然中國表示願意開始就歐盟和中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展開可行性研究,但是歐盟希望首先完成歐中投資協議的談判。郁白說:“讓我們一步一步走。如果我們還沒有達成全面投資協議,談判自由貿易協議還不是時候。”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