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曼谷專欄

泰媒:東盟當心被捲入中美矛盾

發表時間:

美國近期不斷強化對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承諾,圍繞南海和湄公河流域問題將矛頭指向中國,意欲向東盟國家尋求支持。面對美中兩國在南海地區頻繁採取軍事活動造成擦槍走火的風險,周邊國家不敢掉以輕心。亞洲政情專家分析,美國正擬啟動安全盟友機制應證其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強大存在。

2020年7月7日,美國里根號航母戰鬥群與日本海上自衛隊訓練船JS Kashima和JS Shimayuki聯合演習。
2020年7月7日,美國里根號航母戰鬥群與日本海上自衛隊訓練船JS Kashima和JS Shimayuki聯合演習。 via REUTERS - US NAVY
廣告

隨着華盛頓政府近期針對中國抨擊力度不斷加大,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chael R. Pompeo)上周宣布南海立場時,首次公開否認中國所秉持的“九段線”原則,彭佩奧還在諸多場合提及中國大搞地緣擴張以及控制人權自由導致危機等問題。泰國通訊社消息稱,新任美國駐泰大使德桑布雷(Michael DeSombre)上周發表署名文章,譴責中國在全球聯手抗疫的關鍵時刻伺機在南海和湄公河流域大搞地緣擴張,文章引述中國利用在湄公河建設水壩控制水資源、北京推出藍海2020計畫意圖實際控制南海、越南漁船被中國軍艦擊沉、泰國經濟因南海交通不便而受到影響、中國加強南海軍事設置恫嚇周邊國家等事件,美國強調譴責中國的上述行動並重申美國將對亞洲地區國家信守安全承諾。

泰國媒體分析指出,華盛頓外交官採用如此犀利的外交言辭和強硬的姿態對待中國實屬罕見。這顯示美國針對中國的態度由過去的幕後運作轉為正面交鋒。美國拉攏泰國及其它戰略盟友加入反對中國陣營的意圖十分明顯。相比之下,中國方面以“美國刻意挑唆,煽動地區國家矛盾”加以回應,言辭間並未表現強硬姿態。根據中方消息透露北京負責對外政策的高級官員即將跟美國國務卿在夏威夷進行密談,可見雙方正在啟動對話機制。時值敏感而關鍵時刻,當地媒體提醒泰國總理巴育(Prayuth Chan-ocha)保持理智,切莫被動捲入中美矛盾。南海領土爭議發生在中國跟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文萊、新加坡等幾個東盟國家之間,泰國並不在爭議範圍內。當前泰中兩國貿易關係密切,泰國總理巴育上周與習近平就兩國建交45周年進行了電話交流。

美國國務卿彭佩奧發表南海立場後,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黎氏秋姮給予官方回應,呼籲各方遵循1982年《聯合國海洋公約》法案,共同實現東海(南海)穩定、合作與發展的共同目標和願望。泰國學者瓦沙娜(Dr. Wasana Wongsurawat )透露,北京申索南海主權所依據的“九段線”原則前身為“十段線”,擬定者是前國民黨主席蔣介石。新中國成立後,北京當局將此原則修改為九段線, 去掉的那一段實際利益獲得者正是越南。事實上在長期懸而未決的南海問題上,幾乎所有申索國堪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分別在“實際佔有”和“公開聲討”之間獲取利益。同一時間內,中國外交部駐東盟外交官分別跟印尼、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外交官達成儘快恢復友好和談機制的一致意見。

                無論如何,中美在太平洋地區軍事活動頻繁,盛傳英國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正駛向南海,即將跟美國和日本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緊張態勢引起周邊國家密切關注。日本防空自衛隊最近修改了日本軍機緊急升空的標準。該舉措主要為了因應中國福建省空軍基地的戰機升空機制,以便及時防範中國戰機進入中日存在領土爭議的釣魚島海域。

各方密切關注南海戰爭是否爆發,美方不利消息頻傳降低了人們預測特朗普跟北京開戰的可能性,美國軍方透露停泊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的兩棲攻擊艦“好人理查德號”幾天前莫名失火,大火燃燒4天後終被撲滅。此舉對美國海軍戰鬥力的折損有待評估。7月中旬舉行的台灣漢光演習最後一天(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和美軍分別出動了軍機在台海與台灣島空域來回飛行。此次演習在演練搶灘登陸聯合作戰時因操作失誤出現意外,機毀人亡事故造成四名台灣官兵喪生。今天,台灣航空特戰指揮部宣布取消在台東地區興建直升機訓練基地計畫,原因是遭到當地民意反對。依據亞洲政情專家分析,美國不久前協助日本、台灣等地強化軍備力量,意欲恢復設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旨在啟動地區安全盟友機制,應證其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強大存在。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