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曼谷專欄

王毅訪東南亞 深化合作關係

發表時間: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擬於10月11日至15日對柬埔寨、馬來西亞、老撾、泰國進行正式訪問,此間過境走訪新加坡。東南亞媒體指出,中國近期正積極加深跟東盟國家的關係。在當前中美關係緊張的國際環境中,兩個大國分別拉攏地區盟友展開制衡。

9月1日,中國外長王毅與德國外長馬斯舉行記者會。
9月1日,中國外長王毅與德國外長馬斯舉行記者會。 REUTERS - POOL
廣告

泰國通訊社報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今天展開對柬埔寨、馬來西亞、老撾、泰國以及新加坡的訪問行程。在泰國逗留期間將簽署一條長約252公里的鐵路建設合同。該鐵道線連接泰國首都曼谷和東北城市呵叻(Nakhon Ratchasima),被視為泛亞鐵路計畫下昆明-新加坡高鐵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泰國因地處東南亞核心位置而成為該交通計畫的必經之地。

泛亞鐵路未來規畫打造可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泛亞經濟圈,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到泰國分三線分別經過柬埔寨、越南、老撾和緬甸連接中國與東盟地區的鐵路交通網,落實“一帶一路”計畫所倡議的基礎設施聯通,促進地區國家彼此間貨物往來與貿易合作。然而,中國此前在東南亞地區推進該鐵路網建設的過程中遭遇了強大的競爭對手---日本高鐵公司,中日雙方在技術、資金乃至地區影響力上展開了激烈競爭。

泰國媒體援引中國問題專家評論指出,中國與東盟的地緣關係,在當前中美貿易戰的國際背景下愈發凸現重要性,尤其是在經濟合作方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日前表示:東盟國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結盟夥伴,王毅此行表明中國對跟東盟合作的承諾。泰國商業部外貿廳負責人奧拉萌(Oramon Subthawitham)透露: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協定(FTA)自2005年生效以來,截至2019年底雙邊交易總額達4.5萬億美元,增長水平345%。2020年受新冠肺炎傳染疫情影響,雙邊擬調低1萬億美元的貿易目標。無論如何,中國連續10年穩居東盟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地位。東盟今年早些時候超越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東南亞媒體普遍認為在地區安全方面中美關係惡化,導致東南亞各國外交關係與地緣角色演變得更為複雜,預料中國外長東盟此行將提到涉及中美矛盾的南海領土爭端、防疫衛生合作以及捍衛多邊主義等焦點議題。據悉王毅此前(10日)在接待菲律賓外交部長訪華時強調,中菲兩國將在落實“一帶一路”和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進程中加強合作,爭取在今年內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王毅上月跟東盟外交部長召開視頻會議時還承諾向東盟衛生防疫基金提供6百萬美元援助金。

泰國媒體觀察人士注意到中美兩國外交官員近來頻繁走訪包括東南亞在內的太平洋地區國家,預料此間端倪時相互展開制衡。近期中印邊境安全狀況不足以令人安心;中國軍隊在福建、廣東兩省海域展開軍演,強化對台灣的武力震懾;本月初印度、日本、美國和澳大利亞四國外長在東京召開會議,圍繞“印太戰略”繼續推行“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理念”。可見在中美各自強化跟地區盟友關係的態勢下,東南亞國家為保護經濟發展而在大國間保持平衡的外交戰略越來越受到“選邊站隊”的強力挑戰。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