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科技之窗

外星來撞 不可不防

發表時間:

一顆小行星或彗星從天而降,撞擊地球,撞了一個大滿懷。直到目前,這只是讓好萊塢的編劇們感到很興奮的劇情。試想,這樣的劇本,配之以驚險無比的特技攝影,效果自會妙不可言。

廣告

然而,地球遭外來天體撞擊的概率雖然極其微弱,但人類也不可不防。因為一旦遭撞,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嚴重的程度端看撞來的天體大小,速度多快,或者能毀掉地球上整整一個地區,或者把一個國家擦掉。

後果如此嚴重,以至於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推出一份預防外來天體撞擊的地球研究計畫。這是一份非常嚴肅的科學計畫,因為,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是,就人們所知,每年大約8000顆小行星和彗星與地球“擦身而過”。

歐洲聯盟為這一雄心勃勃的防止地球遭外來天體撞擊計畫出資400萬歐元,研究周期為三年零六個月。法國就有13位科學家參與了這一計畫。剛剛過去的這一周,參與計畫的研究人員在柏林首次聚會。他們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一下子就拿出來如何避免地球與小行星相撞的三種方法,供大家研究討論。

且來看看這三種“防撞”的方式。第一種原則上其實很簡單:從地球上發射一個太空飛行器,以異常的高速對着正朝地球方向飛來的小行星直撞過去。但是一進入具體細節的設計,難度並不小。科學家們將要提出一個細緻的、完善的方案。

小行星和彗星其實遠遠並不是一塊完整無缺的、密實的巨塊,大部分都是一些不同質的岩石的集合。怎樣才能做到有效預防呢?參與這一研究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帕德里克•米歇爾解釋說:他們將進行大規模的數碼模擬,然後觀察小行星與飛行器撞擊後產生的震蕩效應。

讓一顆自我牽引的飛行器以高速飛向一顆黯淡的小天體本身是一件很複雜的工程。如何能夠做到準確撞擊,撞擊後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小行星的軌道,這些還需要參與研究計畫的歐洲工業家們進行更深層的研究。歐洲宇航局正在研究一個命名為“唐吉珂德”的防禦計畫,以證實發射飛行器撞擊小行星的計畫是可行的。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二種讓這“心懷惡意”的天外來客改變軌道的方法也被命名為“萬有引力拖拉機”。這是一種間接的辦法,不需要與目標物直接接觸。但難度在於要把一個太空飛行器固定在與小行星或者彗星越近越好的位置上,還要維持住好些年。這樣才能使飛行器本身的質量逐漸能把危險的小天體略略吸引過來,最終達到改變小天體的飛行軌道。

這種方法也被稱作軟性而實用的方法。不管小天體和彗星內部的結構如何,它都能夠奏效。但是有一個條件,需要清楚了解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體和彗星的質量大小,從而製造出一個超級可靠的太空飛行器,這種飛行器能夠在許多年裡獨立運轉。儘管它並不能使目標物偏離多少原先的軌道,但這也已足以避免讓地球遭到撞擊,條件是要早早布置。帕德里克•米歇爾解釋說,只要開始時你讓小天體的角度產生一點微弱的偏差,最終就會導致它愈行愈遠,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試想,從開始到最後,小天體需要走過長達幾百萬公里的軌跡。越走越遠離軌道,最初一點微弱的差別到最後就是遙不可及了。

最後一種方法也是最有爭議的,至今遠遠沒有形成共識。就是用一顆核彈把要砸向地球的小行星或彗星炸掉。這一技術手段只有在最後的時刻才能求助。所謂最後的時刻指的是兩種情況:一種是襲來的小天體太重,而且長度超過一公里,使用前兩種方法不管用;一種是襲來物太危險,而且發現的太遲,使用其他的方法根本來不及了。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