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馬克龍將出訪西南太平洋 提另一種“法國的選擇”

法國總統辦公室日前表示,馬克龍總統將於下周訪問西南太平洋地區,屆時將試圖向受中美日益緊張關係影響的該地區提出另一種“法國的選擇”。

印度總理莫迪訪問法國 2023年7月14日
印度總理莫迪訪問法國 2023年7月14日 © AP / Julien de Rosa
廣告

法新社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行程將從新喀里多尼亞島(New Caledonia)開始,這個法國海外屬地在連續3次公投中拒絕脫離法國獨立後,內部卻陷入嚴重分歧。

法國總統隨後將訪問瓦努阿圖共和國(Vanuatu)和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由於歷任法國總統從未訪問該地區的非法屬島嶼,馬克龍此行將具有歷史開創意義。

一名法國官員對法新社表示:馬克龍將利用這兩站的訪問來勾勒他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目的是“重申”法國對該地區的承諾。在中美對峙之下,“我們提供的是另一種選擇”。這將包括增加法國的參與,尤其是在發展援助與自然災害援助方面。

2021年時任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取消與法國合作建造12艘柴電動力潛艦的合約,並宣布轉而採購美國或英國建造的核動力潛艦。該事件引發激烈爭論後,法國需要重新發表其印太政策,試圖將法國定位為中美競爭下的地區平衡力量。

馬克龍曾經在去年11月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場邊表示:“我們不相信霸權、不相信對抗,我們相信穩定。”

此外,法國外長柯隆納日前接受德國媒體專訪時表示,法國在印太的長期部署是為了維護該區所有國家的選擇自由。法國通過邀請印度總理莫迪為國慶座上賓來強化與印度的戰略夥伴關係。法國也是印太國家,在印度洋與太平洋都有屬地,擁有150萬法國居民,也有常駐軍力。“我們的海軍是歐盟里唯一會長期執行主權任務的軍隊,目的是確保國際水域中的航行自由”。

法國外交部長還點名中國,指出該印太區面對一個新的戰略事實,帶來日增的緊張,“也就是中國不斷增加的自信,有時甚至是獨斷。當然,也有經濟與氣候議題”。

柯隆納強調,目的是要“維護選擇的自由,好讓該區的每個國家都有選擇合作對象的自由。不只是承受中國強大影響的索羅門群島,而是每個印太地區國家,都應該有選擇的自由”。

德國13日公布首份中國戰略報告中,降低德國對中國的嚴重依賴。法國外長柯隆納表示,“德國戰略完全符合我們對中國的想法,中國同時是夥伴、競爭者與敵手。雖然敵對關係增加,但也不意味着不需要尋找可能的合作,或在必要時重申我們的不同,例如在人權方面”。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