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

香港光污染嚴重成為國際話題

香港不但空氣污染聞名國際,現在連光污染,也上了國際刊物的封面故事。美國權威天文雜誌《天空與瞭望鏡》(Sky & Telescope)最新一期封面,就刊登了香港嚴重光污染的夜景,直把本來應是繁星的夜空驅走於無形。

香港夜景
香港夜景 DR
廣告

香港政府其實早已完成規管過度戶外照明的研究,但至今未提出建議,地球之友促政府儘快正視,並建議分區管制戶外照明裝置、限制戶外照明不能向天照射和直射入屋等。

香港天文學會會長楊光宇表示,《天空與瞭望鏡》是天文愛好者必讀的雜誌,每月出版,全球銷量數以十萬計。據他所知,該雜誌首次使用香港夜景作封面,反映香港光污染的嚴重程度已達“國際級”。

雜誌封面照片從山頂取景,維港兩岸璀璨景色一覽無遺,標題是“Bring Back the NIGHT”(將夜色帶回來),內里以大篇幅報道全球數十年間光污染趨勢,以及各國近年規管光污染的方式,例如規管戶外照明裝置,以及改善街燈設計,令光線集中向下照射。

雜誌總編輯奈耶回覆香港傳媒查詢時表示,選取香港夜景作為光污染的反面教材,出於藝術總監及市場部門的主意,認為是一幅很美麗的夜景照片。他認為,每個已發展的大城市都有嚴重光污染問題,他們並非針對香港,又認為選用這張相片會吸引讀者關注光污染問題。

香港環保組織地球之友環境事務主任鄭思翎表示,他們參考外國法規和學術研究,再根據香港實際情況,擬定光污染的立法建議,監管對象以戶外燈光為主,再根據土地用途分區管制,由規管最嚴的天文觀測區,到最寬鬆的商業區,各有不同熄燈時間、光度及燈光角度限制。她認為,香港光污染投訴數字有上升趨勢,但環保署只是“無兵司令”,地球之友接獲多宗光污染投訴,轉介環保署跟進,經該署多番勸喻仍無改善,反映立法的重要。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正就過度使用戶外燈光裝置可能引起能源浪費的課題進行研究,顧問正整理蒐集所得的資料及研究結果,整個研究料於短期內完成。環境局會因應研究的結果考慮下一步計畫,並提出處理戶外燈光相關事宜的建議。

發言人續稱,該署於2009年接獲有關燈光投訴的總數為213宗,較08年的82宗急增1.6倍。機電署的數字亦顯示,全港耗電量由1997年至 07年上升了27%,其中照明部分佔整體耗電量的16%,過去10年亦增加了13%,反映這個城市愈來愈光。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