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

涉嫌造假洪良國際稱將賠償股東

因涉嫌發布重大虛假資料而被香港證劵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簡稱證監會)停牌的台資公司洪良國際,30日晚發出通告,承認招股書內容不可靠,更表示決定賠償投資者,是破天荒之舉。若能落實,至少有一萬五千人受惠,不過,如何賠償及執行,以及是否有足夠資金賠償,仍然是一大疑問。

廣告

業界估計,洪良國際或藉此換取終止證監會的調查,以逃避可能出現的刑事責任,但正在調查事件的香港證監會,其發言人表示,對洪良的調查和法律程序將會繼續進行,並會繼續凍結該公司9.97億港元資產,直至法律程序獲解決為止。換言之,洪良不能期望動用名下銀行款項,單方面訂定賠償方案。

即使洪良成功制訂賠償方案,著名股評人韋戴維亦擔憂,以洪良的上市集資凈額,未必有足夠資金賠償各股東。

洪良屬於台資企業,經營地點則在中國大陸,主要從事產銷針織布料和成衣,去年聖誕前夕來港上市,但上市僅三個月,即遭證監會勒令停牌,指洪良涉嫌在證券交易中使用欺詐手段及提供虛假或具誤導性的數據。

證監會又入稟法院,申請強制令,凍結洪良共9.97億元資產,金額相當於洪良招股集資凈額。另外,又要求法院頒令,將洪良上市集資所得款項,分派予認購該公司新股的1.48萬名股東及未知數目的買賣洪良股分人士。

洪良於四月初授權包括兩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在內的審計委員會,對證監會提出的指控進行調查。及至五月,負責洪良會計事宜的著名會計師樓有一名經理被控,指其涉嫌受賄協助洪良上市。直至30日晚,洪良表示,委員會已彙報調查的初步結果,指基於其現時調查所得,洪良在招股說明書內的陳述並不可靠。有鑒於此,洪良已決定賠償投資者,目前正在商議補償投資者的最佳方案,稍後另行公布。

過往亦有因招股書資料造假而令公司被除牌的案例,如歐亞農業,但從未有小股東獲得賠償。

有投資者認為,事件可望增強投資者對新股的信心,但大福證券中國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呼籲股民,對於一些應收帳太多、現金流不足、以及資本開支太大的新股,投資者都應該提高警覺。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