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港澳

澳門派錢追加3000元比香港更闊綽

澳門政府20日宣布,本年度將第二次向市民派錢,永久居民每人可獲3000元澳門幣(約266歐元),非永久居民1800元。連帶之前已獲發放的4000元,澳門市民全年獲派錢7000元,比起香港特區政府建議向每名市民派的6000元港幣還要豪爽。 

flicky
廣告

澳門特首崔世安表示,澳門政府預計下半年通脹逼近5%,決定提前出手。崔世安20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宣布,下半年將推出一次性補助措施,即另類“現金分享”,永久居民3000元,非永久居民1800元,總開支約17億元,爭取第3季發放。崔世安強調“派錢”有利有弊,特區政府經慎重考慮,權衡輕重,以急居民所急為出發點。“派錢”只會對物價造成短期影響,長期並不明顯。

澳門一年內第二次“派錢”消息一公布,各大網上討論區、FACEBOOK即激起討論。居民反應不一,有意見認為“派錢”可減輕通脹壓力,惟金額太少;但也有人批評當局缺乏長遠社福規畫,“不派又派”。

上任後首次到立法會出席答問大會的崔世安指出,政府對廣大居民日益增加的通脹壓力感同身受,正面聽取了多個社團和基層團體的強烈訴求。通過多份調研、民調,經深入研究,慎重考慮,參考了過去一年的通脹數據及今年的經濟發展走勢,以及分析國內外形勢及政府財政盈餘後,決定再推系列措施,紓緩居民的通脹壓力。

崔世安強調,每一項措施均有利有弊,但權衡輕重,政府仍以急居民所急為出發點。現金分享雖對通脹有一次性短暫影響,但長期影響不大。過去每1000元現金分享對通脹升幅的影響少於0.15%,是次“派錢”影響少於0.45%。

崔世安解釋出手原因時表示,澳門經濟持續增長,接近完全就業,物價必有上升壓力。然而澳門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必須跟隨美元走向;澳門稅種不多、稅率低,稅收政策有限,加上難以改變輸入性通脹,均局限了政府應對通脹的能力。今年2月澳門年累計通脹達3.39%,政府信守承諾4月初推出多項紓困措施。但3月份累計通脹已達3.69,國際貨幣組織及國務院專家均預計,今年內地通脹會高達5%或以上,將進一步推高澳門的通脹率。

除一次性補助外,其他紓困措施有,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薪,協助中產解決長遠住屋問題,鼓勵持續進修、向上流動,促進職業多元化,推動專業認證,研究提升職業稅免稅額,健全退休保障制度。另會透過民署協調業界,開拓貨源,保障供應、價格,減少中間環節,增加訊息發布,提高透明度,促進良性競性及合理價格。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