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

政府牽頭基金 撥款爭議中通過

香港立法會在爭議聲中通過撥款五十億元關愛基金,援助不受現行社會福利政策扶助的草根階層,港府聲稱有逾三十萬人受惠;但基金的籌款方法、援助項目、以至運作方式均備受質疑,而商界巨賈反應冷淡,讓當局只籌集到目標的13.6%,亦令人對政府的弱勢更感憂心。

廣告

行政長官曾蔭權去年十月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關愛基金,由政府和商界各出資五十億港元(下同)(摺合約4.5億元歐羅),以支持未受惠於政府社福政策的「N無人士」,期望消弭社會上的仇富氣氛,但多月下來,商界只答允捐助十八億元,實質收到的,更只有六億八千萬元,與曾蔭權當初指商界初步反應正面,相去甚遠。

有不願具名的富商表示,不滿曾蔭權最初只向數名地產富豪籌款,而領導關愛基金的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接手後亦未見積極募捐,導致反應冷淡。部分富商更聲言自行籌組基金,放棄向政府捐贈,當中包括地產代理商之一的施永青和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有評論指出,曾唐二人的募捐構思和手法或者略有不足,但若唐英年的「欽點」「未來行政長官」地位不是備受挑戰,那個富豪膽敢不捐?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昨日(13日)第二次討論撥款五十億元,注資成立關愛基金。曾為保安局長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更公開呼籲政府退回已收到的六億八千萬元捐款,以免陷富豪於不義,因為基於瓜田李下,市民往後會特別留意曾經捐款的財團有否得到優待,令商界因捐款而受拖累。

部分議員更質疑政府庫房充裕但仍向商界募捐,做法不合理。

泛民主派議員則集中批評基金的支持項目,包括耗資逾七億元資助廿四萬名學童參加境外旅遊學習團,而其條件竟比資助低收入家庭學童的午餐費更寬鬆;他們更不滿外界難以監察基金項目的訂定和執行。

不過,親建制黨派民建聯、工聯會及經濟動力支持撥款,認為若不通過撥款,受苦的將會是貧困人士。

最後,立法會財委會以27票贊成、6票反對、12票棄權的情況下通過撥款。

當局承諾,會繼續向商界募捐,並定期向立法會彙報進度。

反對是項計畫的田北俊在撥款通過後仍然堅持拒絕捐款的態度,建議政府擴闊基金定義至中小企,讓市民感受商界關懷,相信更容易籌得五十億元。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