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香港

民主黨參選特首選舉 學者憂難獲提名權

香港下屆行政長官選舉明年初舉行,自言當選機會是零的民主黨,決定派員參選,稍後與泛民主派商量初選事宜,但其他泛民黨派反應冷淡,有學者甚至預言,泛民參選人慾取得一百五十名選舉委員會提名以晉身成為行政長官候選人也有困難。

香港維多利亞灣鳥瞰
香港維多利亞灣鳥瞰 路透社 Reuters
廣告

2007年特首選舉,泛民成功提名一名候選人參選,就來屆特首選舉,泛民五個黨派早前曾就是否派員參選進行非正式會晤,普遍情緒是可以參選,但不想進行初選,因為這屆選舉仍是小圈子選舉,不值得耗費巨額金錢動員市民,但民主黨7月31日的特別黨員大會通過參與2012特首選舉,並授權中委會與泛民各政黨協調。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強調,泛民雖無勝出機會,但為了2017年可能出現的行政長官普選,泛民需要作出準備,制定合作機制。

該黨建議在全港設立五百個街頭票站,讓市民透過計算機選出泛民的初選人選。初選擬在明年一月舉行,稍後會與其他泛民黨派協商。

泛民中的公民黨和正在籌組的新工黨均表明,無意進行初選,公民黨黨魁梁家傑表示,要「先議題、後人選」,不希望花費資源搞可能會傷害感情的不同黨派初選。

以此推斷,最終可能只有民主黨推人參選特首選舉。不過,按規定,參選者要先取得一百五十名選舉委員會成員提名,才可以成為候選人,再經一千二百人的選委會投票選出特首,意即泛民要先在年底展開的選委會選舉中成功取得一百五十席,才有機會提名一名泛民候選人,城市大學政治系講座教授鄭宇碩接受本台訪問時指出,取得提名權有難度。

他指出,有逾二十個選委席位的高等教育分組,至今未正式討論如何參與選委選舉,因為親北京的教育組織標榜選委日後會為教育界爭取權益,與泛民四年前表明不爭權益、只為有真正競選的情況不同,若繼續以不爭權益為號召,勝算不高。

他更透露,可選出逾二十席選委的社會福利界分組面對同樣問題,而這兩個分組已是較大機會選出泛民選委的,尚且如此,其他分組,可想而知,故預計取得一百五十名選委支持的信心不大。

若泛民無法取得一百五十票的選舉「入場劵」,下屆特首候選人將會儘是親建制人選的天下,現時可能參選的,分別是政務司長唐英年、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和人大常委範徐麗泰。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