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

香港區議會選舉投票率預偏低有利建制派

香港區議會選舉在11月6日星期日舉行,由於泛民主派出現內訌,加上這次選舉將首次出現5個可以晉身立法會的“超級區議員”,令選舉添增懸念,但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的調查顯示,有意投票的選民不升反跌,只有66%的選民表示有意在當日投票,比上一次2007年的區議會選舉,大幅下跌10個百分點,調查又發現本次選舉有較強的“鐵票效應”,因為當眾有接近流程的受訪者宣稱已經決定投票意向。

香港民主派常以“民主告急”的口號呼籲選民集中投票避免分散票源
香港民主派常以“民主告急”的口號呼籲選民集中投票避免分散票源 法廣:鄭漢良攝
廣告

根據過去投票紀錄顯示,高投票率有利泛民主派,因此學者認為這次調查顯示的數字,反而對建制派動員鐵票更將有效。

今年選舉其中一個特色,就是透過直選而當選的區議員,可以透過另一回合的直選,晉身立法會,出任5個屬於功能組別的立法會議員。香港人形容這5個區議員是“超級區議員”。

這次區議會選舉辦法,是整個香港政制改革方案的其中一部分,但這也是造成香港泛民主派分裂的主要原因。特首曾蔭權去年推出任內第二次政改方案,眼看泛民主派的反對而又再觸礁之際,民主黨卻推出一個反建議,當中即包括了上述的5個超級區議員的區議會選舉。對民主黨這個反建議,北京態度突趨溫和,中聯辦去年5月更是歷史性的開門迎接3名民主黨立法議員入內進行磋商,不久之後,民主黨的建議獲得接納,政改方案於是在保皇黨及民主黨的護航下獲得通過。

這次的妥協也埋下了民主派分裂的種子。中聯辦除了接見民主黨之外,也同時與民主派的其他政團接觸,包括民協等,但就是拒絕與社民連和公民黨會面,這可能跟後者兩個黨搞所謂的5區變相公投有關。社民連當時指斥民主黨出賣香港的民主,也出賣了投票給民主黨的選民,誓言要民主黨“票債票償”。

黃毓民接受本刊訪問時指出,他們反對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民主黨放棄了終極普選的訴求,而且所謂的超級區議員,基本上將被建制派所囊括。黃毓民說,表面上好像是民主成分增加不少,但實際操作上,只會淪為金權政治的遊戲,因為每張超級區議員候選名單最高選舉開支上限是600萬元港幣,一般政黨根本就玩不起,到時只會由財雄勢大的政黨所壟斷,例如民建聯。這也是為什麼黃毓民和他的人民力量反對這次政改方案,以及在這次區議會選舉中狙擊民主黨的理由。

事實上,黃毓民也在今年年初因內部派系鬥爭而與戰友陳偉業雙雙脫離了他們創立的社民連,另創人民力量黨,當年本屬三位一體之一的“長毛”梁國雄,則繼續留在社民連。

這裡介紹一下香港的區議會選舉的背景資料。香港九龍新界離島一共分作18區,18區裡面按人口計算一共又分作412個選區,一共有915個候選人參選,有76個選區的候選人因自動當選,其餘的839個候選人將角逐餘下336個議席。

根據獲得立法會通過的政改方案,下屆立法會的議員數目,從目前的60個議席增加到70個,35個議席將由直選產生,另外35個功能組別議員中的其中30個,維持以現有的組別方式產生,增加的另外5人,即是由超級區議員補上。

其實區議會選舉大多不涉及政治,選民關注的是社區事務,有些事務甚至非常瑣碎,例如馬路噪音擾民區議員要求加建隔音板、郵箱不夠多希望多置放幾個、地鐵站某些出口沒有電動扶梯希望加建等。但由於今年多了一些政治明星落區參選區議員,在所難免也帶來了政治議題,但基本上對選舉影響不大。

過去更曾出現政治明星在區議會選舉遭遇滑鐵盧的事例,好像民主黨的李華明,他本是立法會選舉的常勝軍,但在1999年空降觀塘順天區參選,卻遭到民建聯的候選人擊敗。2005年李華明又空降觀塘景田區區議員補選,結果再度敗於對手。自由黨前副主席周梁淑怡1999年參選灣仔區議員選舉,結果以輕微票數落敗。

由此可見,政治知名度並非區議會選舉必然的資本,有時反而成為對手攻擊的借口,尤其今年將會產生五個超級區議員,很多政治明星落區參選,都會被對手、尤其是現任區議員攻擊,認為他們參選,只是將區議會視作踏腳石,晉身立法會才是真正目的,到時又豈會照顧社區基層利益?

民主派內訌,是選舉的另一特色。黃毓民的人民力量說要狙擊民主黨,果然說得出做得到,民主黨有人出戰的那一區,幾乎就一定有人民力量的代表“奉陪”。此外,人民力量也對泛民主派的民協咬住不放。不少泛民主派人士都擔心人民力量此舉只會讓建制派漁人得利,但黃毓民卻反過來認為民主黨的參選,才會讓建制派得利,如果只有人民力量與建制派競逐,人民力量必可得勝。「人民」與「民主」對壘比較有代表性的選區包括上環區民主黨的甘乃威與人民力量的嚴達明;奧運區「民主」的凃謹申與「人民」的朱景亮以及樂翠區民主黨黨主席何俊仁與人民力量的立法議員陳偉業。

另一個特色,就是一群年輕的保育戰士,今年也以「土地正義聯盟」的名義,參加區議會選舉,尤其在多個新界離島地區,挑戰傳統鄉紳力量。土地正義原是台灣農村陣線的一個口號,想不到也在香港的新界鄉下開枝散葉,香港土地正義聯盟其中一個的口號是「我們種田不種屋」。

這次區議會的選舉結果大概可以揭示民主黨跟中央的妥協是否得到選民的接受,而如果人民力量狙擊成功,加上社民連和土地正義聯盟等新勢力在選舉中如果有所斬獲,香港政壇的走向,不管是好是壞,可能指向一個新方向,一個比較年輕和更富活力的方向。不管是好是壞。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