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

香港或延遲推行愛國“洗腦教育”

遭到香港教育協會以及天主教樞機陳日君批評為“洗腦教育”,而中聯辦官員亦親口承認是“洗腦教育”的「德育及國民教育」,據了解,由於面對學校及教師的抗拒,將至少延遲到2015年才正式在香港的公立學校推出。所謂的「德育及國民教育」,根據當局闡釋,旨在借有系統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正麵價值觀及態度,並且以知識和技能為基礎,令每一個學生都具備良好的個人品德和國民素質,從而豐富生命內涵,確立個人於家庭、社會、國家及世界各範疇的身份認同。

廣告

但當局對多個政治敏感事件,包括六四事件,是否應該列入課程,卻一直是支吾以對,從而引起社會激辯,據香港教育協會的調查結果,有70%的受訪教師反對在中小學加設必修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67%教師擔心新學科會成為“洗腦教育”, 將政治凌駕於教育理念。

在社會一片質疑聲中,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不只承認國民教育就是洗腦教育,又辯稱這是國際慣例。他說:「有人說國民教育是“洗腦”,只要看看美、法等西方國家這方面的制度,就會看到這種必要的“洗腦”是一種國際慣例。」他又說,有人說德育及國民教育不要聽中央政府的,但那還叫國民教育嗎?

在建制派的壓力下,教育局漠視社會的反對聲音,在去年建議國民教育應在今年9月開始在小學推出,中學則延至2013至2014學期年度推出。不過,據《南華早報》引述消息報道,負責推廣國民教育的「德育及國民教育專責委員會」,有意延遲推出這項課程。消息指出,學校將獲准以3年的時間,對推出這項必修科目作出充分準備,課程也不需刻意討論六四等敏感課題,而如果已經有了充分準備的學校,可以提前推出課程。

報道引述消息人士說:「或者有些學校可以從小學開始推出,也可以從其他年級開始。」報道引述一名立法議員說,延遲推出國民教育是因為學校和教師強烈的反對。

教育局拒絕評論延遲推出國民教育的傳聞,但證實專責委員會已向當局提交一份經過修正的課程建議書,以及實際推行時間表,但一切有待政府的決定。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曾經表示,香港學童應該對中國的發展的國家的認同有更深的了解,此後,行政長官曾蔭權在多次的施政報告中,都強調香港需要推行國民教育的重要性。

當局起初建議國民教育科目每年教學50個小時,或每周兩節,而國民教育必須透過培育愛國的情感,向學生灌輸正面的價值,包括學唱國歌、舉行升旗禮、學習基本法、為國家運動員打氣以及尊崇中國的文化。

但在諮詢過程中,當局對六四等敏感事件是否列入課程之內,或教師應如何教學六四事件,都一直含糊其辭和支吾以對。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早前在一個中學畢業禮上演講時指出,六四和艾未未等事件,都只不過是「歷史長河的沙沙石石」。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