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藝術

台北故宮與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共推「玉:從帝王尊榮到裝飾風的藝術」

發表時間:

歷經五年策畫,台北故宮博物院與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共同推出「玉:從帝王尊榮到裝飾風的藝術」特展,從10月19日起在享譽全球的亞洲藝術收藏的吉美博物館來開帷幕。同時這也是法國第一次以「玉」為主題的大型展覽盛會。

「玉:從帝王尊榮到裝飾風的藝術」展覽海報
「玉:從帝王尊榮到裝飾風的藝術」展覽海報
廣告

「玉:從帝王尊榮到裝飾風的藝術」特展對於吉美博物館來說,這是展示被孔子譽為“美德之象徵”的美麗寶石的獨一無二的機會,吉美博物館館長馬嘉麗女士就對媒體宣稱,這是自從1960的英法聯軍之役以來,首度能再在法國觀賞到一部分中國皇室最精美的玉器收藏。

據雙方策展人介紹,約330件異常珍貴的玉器珠寶是首次在法國集中展示。整個展廳的布景設計亦從中國傳統藝術中汲取靈感,配合著木製鏤空的屏風展牆,以便觀者一踏入這個玉的世界,就被其觸動。

為「玉:從帝王尊榮到裝飾風的藝術」玉器特展,台北故宮精選出借96件珍貴器物,佔總展品的三分之一,時代跨越新石器時代至清代,完整呈現玉器在華夏文化發展之脈絡,以及不同時代帝王的審美品味,其中包括2件國寶級文物「北宋 真宗禪地祇玉冊玉匱嵌片」、「宋、遼 玉龍紋盤」。

其他三分之二的展品則分別來自於吉美博物館本身藏品,以及楓丹白露宮、盧浮宮、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國家收藏,分為16個單元,聯袂揭開了玉器自新石器時代到1920年代以來人類不斷思考其美感、品德、象徵和威望的千年歷史。

先前在10月17日特地前來巴黎參加開幕典禮,台北故宮院長林正儀錶示,這項合作談了五年,今天終於與世人見面。另外,林院長對此次將故宮珍藏的玉器在法國國家級博物館展出,在雙方策展人腦力激蕩下,他期許說:“讓西方在了解東方文化,或者說像整個玉的文化內涵、其特殊性,讓西方人尤其法國這邊有一個新的認識”。為拓展國際交流,林正儀院長預計參訪盧浮宮、盧浮朗思分館、奧賽博物館、布利碼頭博物館及拜會館長,持續強化館際間的合作。

台北故宮藏品-宋遼玉龍紋盤
台北故宮藏品-宋遼玉龍紋盤 台北故宮

至於台北故宮提供哪些珍貴的玉器?其中的亮點為何?策展人張麗端、器物處科長回答本台提問說:“這次展出其中比較重要屬國寶級的,一件是宋真宗玉冊玉匱嵌片,玉冊本身礙於說可能對西方人來講可能略略嚴肅,上面的漢文也比較難解,所以他們(法方)選擇了裝玉冊的玉匱組合嵌片,一共52片,另一件定為國寶級的是宋遼時代的玉龍紋盤,現在在故宮被定為國寶級的玉器其實只有六件,這次就來了兩件,這件龍紋盤,非常細膩,但它的龍紋卻鏗鏘有力,它的細膩在於它是鏤空的,而且鏤空的部分非常地薄,又是雙面雕,也就是正面和背面是完全一樣的浮雕,然後,北宋到遼是一個文化交流的時代,這個盤就是在這樣一個文化有點互相轉換的時代里出來的,它的文化意義因而非常有趣”。

故宮方策展人進一步對記者說明:「北宋 真宗禪地祇玉冊玉匱嵌片」是裝盛北宋真宗皇帝於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舉行禪禮所用玉冊的箱盒裝飾,由52片玉嵌片組成,嵌片上主要為龍紋與雲紋,數片上琢成對之翔鳳紋,是了解北宋風格非常重要的依據。

「宋、遼 玉龍紋盤」盤正面飾行龍紋,身軀似飄帶般彎曲翻轉,平面起伏有致,全身滿覆細鱗,鱗上並陰刻細線紋,巧匠運用「鏤空」與「雙面雕」技巧,也使體積大而色澤深沉的玉盤變為輕盈靈巧。

還有一件值得觀眾注意的珍寶是:清朝乾隆皇帝收藏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玉版」。據推論是新石器時代大型玉刀的半成品,至清乾隆時經宮廷重新修整、配座而成屏風,玉版光澤溫潤,完全符合乾隆玉器美學中追求「天真」的中庸之道,乾隆及清高宗於器物上的題字,也可窺帝王彰顯皇權的象徵意涵。

這項在法國算是首以玉器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展期將從10月19日起至明年1月16日為止。

另外,台灣文化部駐巴黎文化中心特別利用這次大批故宮文物來法展出的機會,與吉美博物館合作推出一系列台灣藝文活動,以及台灣專題講座等配合單元,讓本地觀眾更深入了解台灣。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