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司法

中港爭奪基本法闡釋權

中國人大常委會就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總站實行「一地兩檢」所作決定,不單激發有否違反香港《基本法》的爭議,更觸發《基本法》應以香港慣用的普通法抑或以中國內地的大陸法去解讀的新一輪爭議:人大前常委範徐麗泰表示,不能以普通法眼光看《基本法》;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隨即開腔強調,《基本法》條文明顯只與普通法制度有關,而香港的成功得以持續端賴普通法制度;但新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則語焉不詳,稱不同人對《基本法》有不同詮釋,而大陸法和普通法的差異會令分歧擴大。

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右)與新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2018年1月8日出席法律年度開啟典禮。
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右)與新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2018年1月8日出席法律年度開啟典禮。 圖片來源:路透社/Bobby Yip
廣告

親北京及建制派法律界人士近期表示,「一地兩檢」的安排不能單以普通法的角度闡釋,前人大常委範徐麗泰昨(8日)晨在電台節目談及「一地兩檢」的法律爭議時更直言,香港法院沒有違憲審查權,而《基本法》當年由人大通過,屬「全國法律」,「不能因覺得(它)是香港普通法,所以應該用普通法眼光來看」,而《基本法》的法律地位亦高於所有普通法。但她補充,這不是「中國憲法式解讀」,而是「全國性法律解釋」。

及至傍晚,馬道立在法律年度開啟典禮上發表演講,開宗明義便指出,香港的法律制度是普通法制度,運用了近180年,貢獻良多,促成香港多年成就,是確保香港的成功得以持續的關鍵。而《基本法》亦訂明,香港實施普通法,無論直接或者間接,一些條文「都顯然只是與普通法制度有關」,並力陳普通法及法官判辭是透明、公開及有理有據等優點。

至於香港法院能否審議人大常委就「一地兩檢」所作決定是否違反《基本法》,馬道立不願直接評論,但他說,《基本法》訂明香港享有獨立審判權,法庭可因應訴訟而裁定某些公共行為因違憲而無效。

被指屋宇僭建屬知法犯法的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在同一場合致辭時則指出,《基本法》由行使大陸法的中國立法機關頒布,智慧在於其內在的「靈活變通」,「既保留須予恪守的基本原則,又能與時並進」,她續稱,不同人對條文或有不同詮釋,「而兩個法律制度傳統的差異,如何理解和詮釋法律的分別,更令有關差別擴大。」她寄語大家真誠交換意見,理解意見分歧的原因。

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梁家傑出席典禮後指出,馬道立的言論是要糾正中國憲法大於《基本法》的歪理,即《基本法》並非受制於中國憲法。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9日)早出席會議前沒有談及《基本法》詮釋權的問題,只是重申,港府重視香港的司法制度及司法機關,任何攻擊兩者、干涉獨立司法權、侮辱恐嚇法官的言行,都不能接受。她循此否定近期有人提出不要委任外籍法官,以及成立委員會監察法院判決的建議,認為那是不可取及違反《基本法》的。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