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中共重施老把戲被指散播“假新聞”企圖離間反送中群眾

老狗只懂舊把戲?共產黨當年依靠炮製假新聞“起家”的伎倆,懷疑最近在香港故技重施,在反送中運動廣泛被示威群眾利用的互聯網上,散播不實信息,但被網民識破。幫助散播這些假新聞企圖離間示威者的網媒,據蘋果日報報道,有些甚至直屬中聯辦。

中共重施老把戲被指散播“假新聞”企圖離間反送中群眾,2019年6月27日。
中共重施老把戲被指散播“假新聞”企圖離間反送中群眾,2019年6月27日。 網絡圖片
廣告

報道指,近日網上瘋傳一段青年質疑父母的視頻,主旨是注入中國人倫理元素,試圖製造世代矛盾。不過網民很快就識破其中破綻,上載上述原始視頻的“面書”專頁,只有數十人點贊,而且在短時間內即被刪去,但親共網媒卻妄顧真偽爭相瘋狂轉發,企圖挑撥父母與青年之間的關係,為送中運動滲入世代猜忌甚至仇恨的種子。

名為“致年輕人”的視頻上周末起在網上廣為流傳,片中的90後青年“Louis Yuen”質疑連日抗爭只是年輕人卻不見上一代,認為是父母已不再愛子女的表現。視頻一出,即在建制派群組之間瘋傳,炮轟上街反送中的青年在批鬥父母,直接打擊行動派形象,甚至惹不少中立人士反感。

但報道指出,網民很快發現視頻破綻,Fact Check專頁“求驗傳媒”揭發最早發表視頻的面書專頁贊好不過數十人,原片更在短時間內刪去,但仍被多個親政府施政的專頁及網媒截錄原條轉載。翻查發現轉載網媒均有建制背景,甚至直屬中聯辦。網民又指戲中主角“Louis Yuen”疑事前刪去所有社交平台帳戶,切斷與所有認識的人的聯繫,似有意預防遭其他人“人肉搜索”,至今未有人能接觸他尋求回應。

報道引述熟悉網絡行銷及影片製作流程的廣告人徐緣指出,視頻中青年眼睛一直從鏡頭左望至右,相信是望稿直讀,不諱言參加抗爭卻無戴口罩、大熱天還故意穿上黃色長袖恤衫等,都與自己認識的抗爭年輕人不同,“我覺得是建制一方透過視頻,去做他們的輿論工具機會較高”。

自“致年輕人”視頻後,近日亦再有兩條以新一代年輕人出發的影片流傳,其中一段視頻是某青年在餐廳與親人因上街遊行立場而爭執,另一條為英華中學女學生狠批學校偏向反對派的視頻,同樣備受建制網媒瘋狂轉發。

報道引述前文匯報副總編輯、時事評論員程翔指,以手法來看,“致年輕人”可能是建制派背後、中國共產黨慣用的“挑動群眾鬥群眾”技倆,即一方面令敵對陣營內部分裂,另一方面亦引起其他人的公憤。他又指出,建制派內部對送中條例存在分歧,因此近期已不再講政策,改以感情作為輿論武器。

資深傳媒人區家麟表示,“致年青人”視頻雖無法證實是否為建制人士所製作,但傳播方式與五年前雨傘運動時,有聽眾致電電台稱自己因示威者占路塞車而無法見病重的媳婦最後一面同出一轍,“有關的電台是香港電台第五台的一個老人家節目,但出街(播出)不夠半個小時,錄音已經在老人家的WhatsApp群瘋傳”。

他指傳播的內容能引起上一代共鳴是廣傳關鍵,“最能觸動情感,往往是同最親密的人的關係,不講理性,不講條例(反送中)好或不好”。

區家麟表示,建制優勢是“夠無恥”,利用民主自由社會去挑動人不理性、懶得思考一面,“不需要講真實,可以非常誇張,可以捏造一些消息,甚至編造一些謊言”。但他指要應付不實資訊有難度,舉例美國近年越來越重視打擊假新聞,但至今仍無法杜絕。

在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中廣泛被群眾使用的“連登”網站,連登仔(網民)發起反串行動,以其人之矛攻其人之盾,到建制媒體專頁模仿建制派支持者口吻發表言論,營造建制支持者亦都反對政府部份做法的氣氛。區家麟認為反串做法危險,或令人覺得網絡世界充滿假新聞,“當大家覺得呢個世界沒有真相時候,其實誰夠惡夠大聲就誰才是真,這是專制政權想見到的事”。

徐緣認同不應該傳播假消息,人家越趨下流低賤,我們就越應該堅守道德高地,但認為反串不一定是假新聞,而是一個代入或易地而處的宣傳手法,“用他們的濾鏡去詮釋呢個世界,而詮釋時亦讓他們都站在我們一方”。

自稱是“八卦又手多”的Fact Check專頁“求驗傳媒”,自雨傘運動以來一直關注網上假消息泛濫問題,為網民揭穿假新聞。他們指近日收到的查詢或報料,由平均每日一至兩宗,大幅增加至約40宗,大部份涉及未經證實傳聞、報道以偏概全、看圖作文、假扮電視訪問移花接木等。

求驗傳媒指出,假新聞得以傳播,主要與接收者喜歡看到自己相信的事情有關,當一條消息符合自己政治立場、信仰等價值觀,便不會考慮真實與否,毫不猶豫地轉發;亦有人會利用他人善心,利用人的善心:轉發似是而非的健康資訊。但當他們被揭發時,好多人都留言“真假不重要,最重要是傳達信息”,或是“無論是真是假,加強警覺性是好事 ”。

求驗傳媒提醒,網民轉發新聞前,應留意新聞來源,名不經傳、內容農場要格外小心,最好嘗試到該消息來源如某一群組中核對,避免錯誤引述、翻譯、或是再傳播已經澄清的消息;圖片方面,亦可以利用Google圖片搜尋功能核對。他們強調網民要控制自己的手指,不要胡亂按Share(共享)或Forward(轉發),成為散播謠言的幫兇。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