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疫情衝擊香港:失業率至少升到4-5%   1月零售額跌逾兩成

香港經濟備受武漢肺炎疫情衝擊,1月疫情曝光,香港當月的臨時估計零售銷貨價值已跌至378億港元(下同,摺合約43.6億歐元),按年下跌21.4%,跌幅略高於市場預期。影響之下,零售業要求員工放取無薪假或裁員,而零售管理協會調查顯示,近半會員企業本月會繼續裁員,最多公司表示會裁員5%。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亦表示,香港失業率至少會升到4至5%。

香港醫護人員響應工會“醫管局員工陣線”呼籲4日繼續罷工,要求港府全面封關,阻止經由中國內地旅客入境香港。攝於2020年2月4日。
香港醫護人員響應工會“醫管局員工陣線”呼籲4日繼續罷工,要求港府全面封關,阻止經由中國內地旅客入境香港。攝於2020年2月4日。 路透社/Tyrone Siu
廣告

長期處於充分就業狀態的香港,2003年受沙士(中國內地稱「非典」)疫情衝擊時,失業率一度攀升至歷史高位的8.7%,勞福局長羅致光今(3日)早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難以估計失業率會否高於沙士時期,但起碼會達到4至5%。他續稱,2003年之前沒有讓中國內地人民輕易來港的「自由行」,零售業以本地消費為主,但自去年年中至今,包括自由行在內的遊客人數大跌,每天減少人數高達十多萬,令飲食、零售等行業大受影響。

根據港府統計處2日公布數據,今年1月臨時估計零售銷貨價值跌到378億元,按年下跌21.4%,是連續十二個月下跌。當中,珠寶首飾、鐘錶、藥物及化妝品成為重災區,按年分別大跌41.6%及32.3%;不過,由於市民搶購日用品和副食品,超級市場類別繼續成為逆市奇葩,1月超市銷貨價值錄得按年一成增長,創近八年新高,而有關升幅主要是因為物品價格提升所致。

政府發言人表示,受疫情影響,2月份訪港旅遊業「近乎停頓」,消費相關活動造成「嚴重干擾」,零售業環境更為嚴峻,政府會密切留意情況,以及其對整體經濟及就業市場的影響。

受到去年下半年社會運動和今年初的疫情衝擊,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估計,今年上半年整體零售額跌幅將在三至五成左右,倘若成真,是有零售數據公布以來最大的半年跌幅,反映零售業目前情況相當嚴峻。。

她引用協會之前所作統計調查指出,大約有56%受訪會員指將在3月放取無薪假期;另有約45%受訪會員稱會在本月裁員,其中六成稱會裁員的公司,裁員比例最多指會裁員5%,亦有裁員比例達10至30%之間的。

謝邱安儀又說,沒有訪港旅客支持,即使疫情過後,亦不足以令本地零售業出現V形反彈,估計業界正進行調整,預計營運規模縮減幅度約在一至兩成之間。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