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新冠病毒

袁國勇批評港官抗疫“不見棺材不流淚”承認用詞過激

身兼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以及香港防疫專家顧問團成員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日前曾形容港府的抗疫工作令人擔憂,有某些官員更是“唔(不)見棺材唔(不)流眼淚”。他5日出席電台一個節目時對他的言論兩度致歉,承認用詞過激,但他重申香港疫情仍未樂觀,每日個案要回落到單位數才能稍為釋懷。

袁國勇接受深圳媒體訪問,為引起非議的文章澄清,20200319
袁國勇接受深圳媒體訪問,為引起非議的文章澄清,20200319 © (深圳直新聞網上圖片)
廣告

不只一次“收回說法”以及“撤迴文章”的袁國勇,對他的“唔(不)見棺材唔(不)流眼淚”兩度致歉。

袁國勇表示,他過激用詞是因為太擔心疫情發展,又指近日收到許多外國及本地科學家、醫生的電郵,質疑他公開呼籲戴口罩欠缺科學證據。袁強調香港人口稠密,有其獨特性,也經歷過SARS,從流感病毒中專家亦一早認知到,戴口罩能防止隱形病人咳嗽時將病毒噴出,重申香港現時疫情未大爆發,正是源於市民做好手衞生和戴口罩,人人保持社交距離。

袁國勇指,香港在3月19日前控制疫情成功,但隨着港人戴口罩比率由早前達98%,至近日下降至只有91%至92%,加上大批留學生從外地返港,導致社區隱形傳播鏈出現,確診宗數較以往每日數宗上升10倍,情況仍不樂觀,強調每日確診個案起碼要回落至單位數才能稍為釋懷。

袁又重申,香港對輕微病患檢測不足、追蹤確診者緊密接觸者時間太長,應儘可能增加化驗所人手,24小時服務,“幾年前伊利莎白醫院『抗萬古黴素腸道鏈球菌』感染情況出現,開始並非很多宗,一經檢測發現竟有2000宗,我們做傳染病的,看過很多如此危險的情況,我們很緊張,加上(我)又年紀老啦,用了一些激烈的字眼……可能其他國家例如英國美國很多官員、政府最高層真的很盲目(認為戴口罩無助防疫),甚至我們香港有些官員都這樣認為,我只能說傳染病的攻擊力同傳染性,大到不是一般人可以了解到的”。

他又指,隨着全球疫情持續發展,醫療物資必然會短缺,各國甚至已出現“搶物資”情況,如特首已儘力搜購物資不果,醫護或電要如2003年SARS那樣,消毒後重用N95等防疫物資。他又指當局應考慮將駿洋邨其餘數座空置單位改成隔離區,將病毒載量極低、體內有中和抗體、病徵消退的年輕患者送往該處隔離。

袁國勇早前與同僚龍振邦在明報撰文,批評中國大陸網傳病毒源自美國之說,毫無實證,自欺欺人,要求勿再亂傳,以免貽笑大方。文章同時又形容武漢新冠狀病毒乃中國人劣質文化之產物,濫捕濫食野生動物、不人道對待動物、不尊重生命,為滿足各種慾望而繼續食野味,中國人陋習劣根才是病毒之源。

此外,袁國勇在文章中還稱呼台灣為中華民國,並且認為用“武漢病毒”在日常用詞中來稱呼新冠病毒是直接而容易明白,學術上的用詞,則可用世衛組織的COVID-19。

文章刊登一天之後,明報表示經袁國勇和龍振邦的要求下已經撤回。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