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國歌法明起審議 6.4表決 網民倡堵路 警方提前封路戒備

備受爭議的《國歌條例草案》,明(27日)早在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網民發起當日清晨起堵路,部分中學生則發起罷課或集會以作聲援,而警方更提早自昨晚起已加強戒備,立法會四周的道路天橋不是豎起大型「水馬」或鐵欄阻隔,便是實質上封路。立法會內,主席梁君彥預留四天共30小時處理國歌法審議工作,預計草案會在下星期四的6月4日進行表決。

警方在立法會審議國歌法前兩天,已封鎖附近道路,現場為龍匯道。2020年5月26日。
警方在立法會審議國歌法前兩天,已封鎖附近道路,現場為龍匯道。2020年5月26日。 © 網絡
廣告

針對國歌法的修正案,有27項不獲提出,而獲批提出辯論的修正案共有22項,涉及5名動議人,全為泛民主派議員。當中,提出最多修正案的,是人民力量陳志全議員,他獲批提出辯論的修訂案有16項,包括要求教育局長發出指示,教育學生有關國歌作詞人及作曲人的生平及死因。若對播放國歌場所作出修訂,特首須先諮詢港人三個月。

另外,公民黨黨魁楊岳橋則要求加入條文,訂明「本條例中的條文只受香港法例管限並只按照香港法例解釋」。另外,梁繼昌議員則建議刪除入獄三年的違例罰則。

在民間,有網民發出不同呼籲,有促請市民參與周三罷工,亦有人要求市民出席金鐘的反國歌法集會。由於有關行動未經申請,已是違法,再加上「限聚令」禁止8人以上聚集,預料現場難免有衝突場面,有見及此,有網民呼籲駕車人士由明早5時起在過海隧道慢駛,藉癱瘓交通阻延議員出席會議或警方對付在金鐘的示威者。

立法會恢復二讀國歌法當天,剛好是因疫情而暫停上課的高中生複課日,有政黨批評當局是刻意而為,藉此令學生不能為反對國歌法而抗爭,減少參與集會人數,但早前在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運動期間成立的罷課關注組,部分已決定發起罷課行動響應,當中,沙田區的「梁文燕(中學)反修例關注組」表明在校內罷課,若決定罷學者,則到立法會「煲底」(即立法會示威區,因形如煲底而得名)集合。關注組的帖文表示,區內共有九所中學聯署此項聲明,包括「林大輝中學本土關注組」,最後更寫上「祝武運昌隆」字句。教育局表明反對罷課,指任何人士均不應利用學校作為表達政治要求的場地。

周日抗爭拘194人 最幼12歲 林鄭月娥譴責襲擊異見者

對於有網民發起的抗爭行動,特首林鄭月娥今(26日)早出席高層會議前,把剛過去的星期日的示威歸類為「反政府及反(中國)內地力量」抗議港區國安立法和國歌法審議工作的行動,她強烈譴責當日在銅鑼灣和灣仔發生的暴力事件,指有暴力份子肆無忌憚、眾目睽睽下,襲擊持不同政見人士。

星期日有一男一女因為清除示威者設下的路障,與示威者發生衝突而販傷,警方在臉書呼籲目擊者協助追捕兇嫌。

星期日數處地方的示威,其實是抗議中國人大代香港訂定港區國安法,並非針對明天的國歌法,但林鄭月娥把二者混為一談,預示警方會以同樣的態度處理明天的抗爭行動。

警方昨公布,在「5.24反惡法大遊行」的示威活動中,共拘捕194人,年齡介乎12歲至72歲,當中近一成半被捕者未成年。警方續稱,被捕者涉嫌參與暴動、非法集結、組織未經批准集結和藏有攻擊性武器等罪名。

不過,部分被捕人聲稱,當時只是路經,並非參與遊行;亦有人指乘過海巴士赴港島區途中遇人群堵路,被司機要求下車,在隧道出口附近步行時被捕;另有被捕者家屬指家人可能是湊熱鬧被捕。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則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港島區的「違法暴力行為」,指做法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又稱行徑充分暴露「暴徒」「與外部勢力合唱、製造恐怖、煽動港獨」,再次證明中國人大決定製定法律維護香港國家安全「十分必要、十分迫切」。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