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社會

律政風雲:刑事檢控專員梁卓然不滿鄭若驊拂袖辭職

服務律政司已25年、於2017年獲任命為刑事檢控專員的梁卓然,昨日發出內部電郵,稱自己與律政司長鄭若驊意見分歧,已經請辭,今年底離任。他提醒同事必須秉行公義,強調律政司(此處指是整個部門而非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從不“力爭定罪”。梁此說似乎是暗示鄭若驊力爭定罪。

在律政司服務了25年的梁卓然(右一)在2015年與時任刑事檢控專員楊家雄(左二)等人合攝。
在律政司服務了25年的梁卓然(右一)在2015年與時任刑事檢控專員楊家雄(左二)等人合攝。 © 律政司官網圖片
廣告

梁在電郵中又對部門的同事們突然被調職處理國安法案件感到擔憂。

律政司長鄭若驊昨天(31日)在政府公布延遲立法會選舉的記者會上確認梁卓然請辭,惟她稱為公平起見,應讓梁卓然本人先發表正式聲明,對此未作進一步回應。律政司發言人回應查詢稱,不適宜亦不應該公開評論或披露律政司的內部溝通,律政司會根據既定程序安排刑事檢控專員繼任人選。

梁卓然在電郵中向律政司的同事交代,將於今年12月31日卸任刑事檢控專員,並表示跟律政司長鄭若驊在刑事檢控科的運作上意見不合(do not see eye to eye with the SJ on the running of PD),情況久未改善,希望新一任刑事檢控專員能為部門及律政司長帶來新思維及新視野。

梁卓然又提醒同事必須秉行公義,強調律政司從不“力爭定罪”(strive for convictions),反之應根據證據作相稱檢控,確保被告得到公平審訊及合理的判刑。他重申,律政司每個檢控決定,以及在審訊和上訴案件中的表現,均受司法系統中各持份者檢視,提醒檢控官須保持高水準,辦事公平能幹。

此外,梁卓然在電郵中提及,留意到部分同事對突然被調遷至其他部門去處理國安法案件感擔憂。他稱,在可行下調遷安排會事先通知,惟他亦未掌握關於國安法案件的資訊,又稱他在國安法案件中的協助及參與不被需要(have not been required)。

港大法律學院副院長楊艾文表示,若律政司長真的介入刑事檢控科運作,情況令人擔憂,因為律政司長某程度屬政治任命,在檢控決策上或帶有政治考慮。他又說,應重新討論刑事檢控專員應否獨立於律政司長,並謂“若刑事檢控專員不能掌管刑事檢控,那為何仍設此職位?”

經常發言為北京在港實施國安法撐腰美言的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接受明報查詢時稱,他認為梁卓然的離職,以及他和律政司長之間的不合,有許多可能性,可能是行政問題,亦可能是檢控決策問題,或是律政司長未夠信任梁卓然。在檢控決策的議題上,江樂士說此向來敏感及具爭議,一般而言律政司長很少介入,但鑒於律政司長是刑事檢控專員的上司,她事實上有權提供指引及建議。

最近被當局DQ的公民黨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認為,梁卓然在任期中途請辭,情況較罕見,加上他在內部電郵明言與律政司長鄭若驊意見不一致,“明顯想向外界發出信息,鄭若驊與檢控官在檢控問題上有矛盾”。他說,偶有聽聞鄭若驊做決定時不尊重檢控人員的意見,例如處理反修例運動案件雙方或有不同意見,鄭若驊並非刑事法專家,卻屢以“行外人指點行內人”,致檢控官士氣低落,估計刑事檢控科青黃不接問題會更嚴重。

脫離公民黨而被林鄭月娥招納為行政會議成員的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表示刑事檢控科的人事調動並不稀奇,外界不必對梁卓然離任的原因作過度猜測,包括與政治因素拉上關係。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