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新冠病毒/香港

178萬人找出13名武肺隱形患者 遠低港府估計 評論稱政治掛帥致撞牆 特首反稱可能改推「較強制性」檢測計畫

用以找出社區中的武漢肺炎隱形患者的普及社區檢測計畫結束,共有約178.3萬人次接受採樣檢測,只及港府官員當初預期的三成半;而確診個案只有32個,當中更只有13名沒有病徵的隱形患者,遠遠少於港府當初估計的1500名隱性病人。面對陽性比率僅為0.0018%和遠低預期的參與人數等現實,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形容,成效顯著,日後若再有爆發,當局需要推出「較強制性」的檢測計畫時,市民便毋須憂慮。

林鄭月娥出席8月21日新聞發布會
林鄭月娥出席8月21日新聞發布會 © REUTERS - TYRONE SIU攝影
廣告

全民自願檢測計畫成效低,與不少專家和學者預測相若,但港府不惜花費數以億元計的公帑堅持推行,資深傳媒人劉進圖今(15日)天在《明報》撰文稱,檢測多勞少得,亦非有效的抗疫策略,這結論毫不令人意外,只是港府高官被政治考慮衝昏頭腦,太過急於向北京的中央領導邀功,太過自信可以鼓動市民支持,而作出罔顧專業意見的脫離實際政策,甚至連「先找試點推行、成功後再推廣」的慣用方法也不考慮。他斷言,若中央負責香港事務的官員和港府官員不能汲取是次檢測計畫的失敗教訓,恢復實事求是的施政作風,往後還會不斷碰壁。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檢討計畫後亦指出,日後若出現爆發,集中資源為爆發地區進行測試將更具成本效益,再做全民檢測「意義不大」。

不過,林鄭月娥今早出席會議前表示,計畫既可找出社區隱形患者,又讓政府更好理解疫情的整體情況,從而制定相應措施,日後有需要時會推出「較強制性」的檢測計畫。

為期兩周的檢測計畫昨(14日)晚結束,累計有178.3萬人次接受檢測,當中有近1%重複檢測,亦有曾接觸確診患者的市民罔興計畫目標前往檢測。而在已完成檢測的九成六樣本中,至昨日累計找出7宗舊症和32宗新個案。新症中,20人感染源頭不明,13人則為沒有病徵的隱性患者。遠比特首林鄭月娥在公布計畫時估計小區有1500名隱形病人為少。

不過,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強調計畫已達目標,並已掌握小區感染情況,截斷確診個案的傳播鏈,避免進一步擴散。港府發言人指出,檢測最少揭出5個具傳染性的群組,當中,最大群組是累計有13人感染的大圍交通城群組,源頭是一名與確診者接觸的保安員,他在追蹤初期未被發現,其妻後來參加全民檢測才發現,並追蹤緊密接觸者後找出其他確診個案。另外,新增的屯門都城餐廳群組顯示,僅是餐廳常客,雖互不相識亦會受感染。

雖然港府未能公布全民檢測開支,但檢測耗費10億港元以上的前提下,港府分擔的費用亦必然是數以億計。以此費用推行檢測計畫是否值得,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特首強調「搵得一個(隱形病人)得一個」,所以他不能評論是否值得,但科學數據早已證明,單次全民檢測最多隻能減少三分一的活躍傳播;加上疫情已趨緩和時全民檢測,成本效益遠低於檢測高危群組。日後若出現爆發,再做全民檢測,「意義不大」。

他又說,港府明顯高估參與人數,而以中心可應付的檢測量推算,每日為200萬人檢測已是上限。他檢討今次計畫的推行時指出,計畫最大弊病是確診時間滯後,不少病人採樣後三天才確診,令其在社區播毒多三天,無助及早截斷傳播鏈;此外,計畫亦有被濫用,以致有確診者接觸史的市民亦前往檢測中心接受採樣,令中心感染風險大增,情況極不理想,建議港府多派採樣瓶到分科診所。

不過,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日前在電台節目中表示,全民檢測有用,若有六、七成人口參加,以及疫情高峰時做會更有效。他指出,目前確診個案符合統計學的推算,又稱疫情已到尾聲,不少隱形患者已康復,未必能找到他們,估計目前全港仍有約40至50名隱形患者。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