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立法會

德澳加英關注香港民主派議員被DQ 美斥華違承諾稱會續制裁

港府根據中國決定取消四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資格一事引起國際關注,英國形容這是一場扼殺民主反對派資格的運動,將令中國聲譽蒙污;歐盟輪任主席國德國稱中方此舉「損害政治多元和言論自由」;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譴責中共,指事件反映中共公然違反國際承諾,美國將繼續制裁令香港失去自由的人士。

2020年11月12日,香港立法會宣布總辭抗議的民主派議員黃碧雲,胡志偉,尹兆堅及林卓廷等人遞交辭職信後向媒體招手致意。
2020年11月12日,香港立法會宣布總辭抗議的民主派議員黃碧雲,胡志偉,尹兆堅及林卓廷等人遞交辭職信後向媒體招手致意。 REUTERS - TYRONE SIU
廣告

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11日)天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是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合情合理,合憲合法。

香港議員被取消資格後,作為香港97年前宗主國的英國最先表態,外相藍韜文昨午發表簡短聲明,指中方任意撤銷民選議員資格,是對《中英聯合聲明》中保障香港享有高度自治和自由的進一步侵犯。英國形容,這是一場騷擾、扼殺及取消民主反對派資格的「運動」(campaign),將會令中國國際聲譽蒙污,削弱香港的長遠穩定。

作為歐盟輪任主席國的德國,其外交部對事件表達「深切關注」,認為做法損害政治多元化和表達自由。發言人指出,《基本法》保障港人可享有自由和公平的選舉,港人各種權利及自由必須獲得尊重,香港高度自治亦必須維持,促請有關方面儘快為立法會選舉訂立日期。

澳洲外長佩恩今早亦發表聲明,形容事件嚴重損害香港的民主進程和制度,以及《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所承諾的高度自治。她呼籲港府容讓香港立法會發揮表達民意的作用,認為這對國際社會維持對香港的信心,至關重要,澳洲政府和國際社會將繼續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加拿大外長商鵬飛亦譴責中方,指DQ事件進一步收窄香港自治和市民參與公共管治的空間,對中國違反國際義務之舉,深感失望。

英德澳加四國的聲明均沒有提及跟進行動,但美國則表明會繼續制裁損害香港自由的人。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譴責北京的行動,認為這是中共公然違反其在《中英聯合聲明》對國際和《基本法》中對港人所作出的承諾,形容「一國兩制」現在只是中共享以掩蓋其在香港擴大一黨專政的「遮醜布」。

他在聲明中指出,美國會繼續運用《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香港自治法》等框架賦予的所有權力,找出並制裁消滅香港自由的人士。

由60個西方國家議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The 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亦發表聲明,指中方此舉侵犯香港高度自治,不可接受。把事件接連中國早前為港製訂國安法來看,中國政府顯然決意強硬叫停「一國兩制」對港人的承諾。

香港回歸前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亦在英國組織「香港觀察」的譴責聲明中指出,事件再次表明習近平政權對民主問責及其捍衛者的完全敵視,是中共踐踏香港民主的另一個事例。

中國人大常委會昨天通過決定,為取消香港議員資格畫定框架,並指可追溯至原定今年9月選舉的提名期,港府隨即宣布,取消當時被選舉主任裁定提名無效的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及梁繼昌四名時任議員喪失資格,繞過現有的司法和立法會《議事規則》訂明的程序。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