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新冠病毒

香港疫情迅速反彈專家呼籲當局收緊防疫措施

香港疫情似有急速反彈之勢,今(20日)錄得20宗懷疑個案,這是繼19日錄得12宗確診個案後,連續兩天雙位數字的感染,當中大部分屬本地個案感染源頭未明。

香港一名導遊檢測遊客體溫,2020年11月1日。
香港一名導遊檢測遊客體溫,2020年11月1日。 REUTERS - TYRONE SIU
廣告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告訴香港01,現時源頭不明個案的比例增高,個案亦分散在不同地區,爆發第四波的風險高。若情況持續,政府就應再收緊防疫措施,包括針對酒店staycation(港人在港酒店度假)及酒吧的限制措施。

報道又引述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批評政府政府仍有多項不足,普通科門診派樣本瓶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出報告,令市民寧願自掏荷包到檢測中心檢測。他又指出,全港中小學、幼兒中心等仍有爆發上呼吸道感染,衞生署花大量大力物力去做這方面的追蹤工作,以致忽略了新冠肺炎疫情,建議政府儘快停課,以免浪費人力。

許樹昌表示,現時源頭不明個案的比例增高,個案亦分散在不同地區,爆發第四波的風險高,若未來數天的確診個案仍多,源頭不明個案比例持續達20%,政府就應再收緊防疫措施,包括針對酒店staycation及酒吧的限制措施。政府即將放寬內地港人回港免檢疫,也會推出與新加坡的旅遊氣泡,他認為若香港疫情持續惡劣,新加坡也會叫停旅遊氣泡,“內地都唔敢畀人落嚟啦。”

他指出,確診者曾在舞蹈室跳舞,而該地點空氣可能不流通,而且跳舞時很可能氣喘,跳舞者或不戴口罩,“就算戴咗口罩,跳舞時側邊都可能漏啲飛沬。”亦有機會是有人手部被污染,但沒有立刻洗手又跳舞,都可能造成傳播。

梁子超就稱,單日有超過20宗初步確診個案,當中數宗源頭不明,“是明顯強烈反彈的訊號。”認為疫情已進一步在社區蔓延,“有些確診者無高危因素,例如家庭主婦,代表不是高危地方才有傳播,社區有隱形傳播鏈,更難控制到。”

他批評現時政府在多方面仍有不足,他解釋有4名的士司機於上周確診,但當局就的士司機的篩查嚴重滯後,有人嫌普通科門診派樣本瓶的檢測方式,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出報告,寧願自掏荷包到檢測中心檢測,“如果門診派樽(小瓶子採樣)做得好,那些人為什麼要這樣做?”

他認為的士司機屬“流動傳播媒介”,若做不好篩查,會把病毒擴散到多區,政府需要再改善門診派樽的措施,也需加快出報告的時間,“24小時內應有結果,可以外判出去化驗室做”,更應考慮補貼確診者的薪金損失。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