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自由

車主被查冊會收部門通知 記協斥為助受查車主避監察 打壓調查報道

繼取消以新聞報道為由申請查閱車主資料的打壓調查報道行為後,運輸署再出新招,推出服務,讓車主在名下車輛被人查冊時,可接獲遂署電郵通知。香港記者協會批評新服務尤如「通風報信」機制,令車主可事先規避或聞風先遁,避過傳媒監察,促請當局豁免傳媒基於新聞工作查冊時通知車主的安排。不過,特首林鄭月娥認為,新措施相當合理,與新聞自由無關。

運輸署推出新服務,足可窒礙調查報道。
運輸署推出新服務,足可窒礙調查報道。 © (新聞處網頁截圖)
廣告

運輸署由1月2日起推出「發出車輛登記細節證明書」電郵通知服務,車主只須訂閱該服務,當有人或機構申請查閱該車主名下車輛的證明書時,運輸署便會透過電郵通知車主,「讓登記車主知悉有人經由證明書獲得其個人資料,預早作出防範」。

記協昨(4日)天發表聲明,指查核車牌登記是記者一貫的查證手法,不少涉及公眾利益的報道,包括港府高官僭建及選舉舞弊等事件,均透過查核車牌及查冊方式揭露,使傳媒得以發揮第四權的監察社會功能,但運輸署的新服務,無異於設立「通風報信」機制,只要新聞工作者調查相關車輛,車主便可事先想辦法應對甚至聞風先遁,避過監察。記協促請港府在車牌查冊的申報選項中加入「傳媒報道」的用途,並豁免此類車輛查冊的通知車主安排。

聲明續稱,這是繼早前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編導蔡玉玲被指在運輸署查冊時作出虛假陳述而被刑事檢控後,再進一步打壓傳媒進行調查報道,令公眾知情權備受削弱。記協促請港府督促各部門開放而非收緊查冊安排。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出席會議前回應傳媒提問時表示,無法理解新措施會嚴重影響採訪的指控,強調措施相當合理,並不過分,看不到會影響新聞自由。她指出,查冊服務已存在一段長時間,但正常功能不包括調查及起底,而過去一年,很多查冊數據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令被查人受到傷害,各部門須在尊重查冊功能之餘,保護市民。但林鄭月娥沒有解釋,通知受查人如何發揮保護市民的作用。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