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進入政府場所今起要掃瞄追蹤軟件 被指為全面追蹤市民行蹤鋪路

政府將由今(4日)天起分階段推行「先導計畫」,要求凡進入政府大樓和運動場所的市民,須掃描港府設計的「安心出行」應用程序,記錄進入大樓的日期和時間,今天率先在金鐘政府總部和新界的大埔政府合署推行;拒絕下載軟件和掃瞄二維碼者,須登記個人資料;下周二重開的政府戶外康樂設施,亦有同樣要求。港府更考慮日後將有關要求延伸至食犀和表列處所。評論認為,當局此舉是為強制市民安裝有追蹤功能的應用程序鋪路。

香港政府將從2月4日起分階段推行「先導計畫」。
香港政府將從2月4日起分階段推行「先導計畫」。 ©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廣告

港府於去年11月中推出「安心出行」應用程序,但因憂慮私隱和擔心政府以相關數據推出儼如中國內地的社會信用體系以加強操控,反應並不熱烈,至上月上旬,有 6.7 萬個場所張貼二維碼,下載人次只有43萬,只及香港人口的5.7%。創新及科技局長薛永恆當時表明,對有關數字並不滿意,但強調仍會讓市民自願參與。

及至昨日,港府宣布推出先導計畫,今起在政府總部和大埔政府合署推出;次階段在春節後開始,自本月16日起,進出中環海港政府大樓、旺角政府合署和屯門政府合署的人士均須利用「安心出行」進行紀錄。港府期望透過先導計畫鼓勵公務員及市民「養成記錄自己行蹤的習慣」。

根據有關計畫,市民尚可忍受不便和資料保密性是否足矞的疑慮去決定是否使用該追蹤軟件,但18萬公務員的選擇則很少。公務員事務局昨已向公務員發信,「強烈鼓勵」他們進入政府總部時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序,掃瞄連接程序的二維碼。香港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說,當局口說「強烈鼓勵」,但對公務員而言,等於必須,那有得揀!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質疑港府「硬銷」安心出行軟件的成效,指該程序只是提醒用家曾與患者身處同一場所,不能反映市民暴露於疫症的風險有多高,港府亦難以監測所有人進入非政府場所時都有使用程序。他更質疑港府措施有矛盾,因為港府重開康文設施的前提是染疫風險低,高風險則不應重開,但現時低風險又要市民使用「安心出行」,那收集數據的作用便不大。

另外,立法會前議員毛孟靜批評,港府此舉是迫使市民使用公共設施或服務時使用程序,令市民習慣「被紀錄」,顯然是為強推「安心出行」鋪路,以防疫為名,監控市民自由為實。她質疑,康文設施強推安心出行,市民尚可選擇,但若日後推行至公共交通工具,則基本可以控制香港九成以上的市民。

在首先推出先導計畫的金鐘政府總部,職員和市民出入尚算暢順,有首次使用「安心出行」的公務員表示,仗用程序有助追蹤患者,希望逐步全面推行至其他非政府大廈。但亦有公務員認為當局是多此一舉,因為他們早已需要用職員證拍卡出入政府總部,已可追蹤出入記錄,但身為公務員,即使不便也會配合當局的措施。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