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京在港傳媒與建制派合力狙擊文化藝術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北京傳統傳媒與建制派議員不時藉新例和愛國標準向不同界別發炮,近日的目標明顯轉至文化藝術,除批評藝術發展局批撥款項予電影界拍攝「美化」「黑暴」的電影外,更指責政府博物館展示對國家不敬的作品,並點名艾未未一幅向北京天安門「豎中指」的作品,事件引起藝文界反彈,指批評者見識少。而特首林鄭月娥回應時雖說文化創作自由與散播仇恨或危害國家安全之間可以分辨,但又說公職人員要審慎,港府會「特別警惕」。業界人士憂慮,評論會令策展方自我審查。

艾未未舉中指並非單是朝向天安門(左上),但被香港建制派質疑違反國安法後,未知能否有M+博物館(右下)中展出
艾未未舉中指並非單是朝向天安門(左上),但被香港建制派質疑違反國安法後,未知能否有M+博物館(右下)中展出 © 法廣圖片
廣告

位於西九文化區的M+博物館大樓預計於今年年底開幕,館方於本月12日舉行傳媒預覽,館長華安雅(Suhanya Raffel)被問到國安法生效後會否迴避展示有關「六四事件」、反修例或艾未未的作品時應道:「沒問題」,並指艾未未的作品是M+館藏的一部分,而博物館策畫展覽時向來根據歷史、學術及事實。M+博物館亦預留北翼大型展廳以展示 Uli Sigg 系列藏品。

《文匯報》和《大公報》其後發文批評,而建制派陣營的容海恩議員上周三(17)更在立法會上以此向特首林鄭月娥提出質詢,指港府以公帑成立西九文化區,卻展示涉嫌違反國安法、「侮辱國家尊嚴」的藝術品,要求港府成立部門去審查展品是否違反國安法和《基本法》,以及預防有仇中情緒的展品上架。

容海恩會後表示,她指的是「M+」一幅艾未未名為《透視研究:天安門》的作品,認為相中人向天安門「豎中指」,不單動作低俗,且明顯不滿中國政權,或已違反國安法。她認為,「M+」不應展示對國家不敬的「所謂」藝術品,並應重新檢視藏品,強調若是私人藏品,她不會管。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其後亦表示,相關作品是在國安法生效前購入,現時應按新例重新審視M+作品,並建議以委員會方式評審。

爭議中的圖片是艾未未的系列作品,除天安門外,亦有向美國白宮、伯爾尼聯邦議會大廈等權力代表機構「豎中指」。艾未未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表示,對事件感到遺憾,而指相關議員對藝術不理解,並強調藝術的核心價值就是提出問題以及對權威的質疑。他又說,有關作品是瑞士前駐華大使烏利希克的收藏品,當年以估價一成三的低價售予M+博物館,而烏利希克與中國關係很好,相信今次事件亦對他帶來巨大衝擊。

另外,藝術發展局視覺藝術小組主席陳錦成亦在電台節目作出應,指容海恩可能見識少,並指藝術館有提供資源讓好像容海恩這類不太認識文化藝術的人學習。但他憂慮,建制派的言論會令相關人士日後在政府場地或展覽館引入藝術品時自我審查。

有關爭議未息,《文匯報》今天仍以報道批判M+博物館,在題為《離譜! M+嘥公帑買辱國展品》一文中,除繼續批評不應展示相關作品外,還批評烏利希克其他藏品充斥兒童裸照、男女裸照,甚至是「群交」照片,並引述婦女權益聯盟主席雷啟蓮說,展品「尺度過大」,不宜公開展示,促請館方重新檢視,又質疑港府監管不力。

電影界亦被針對憂香港文化進一步受損

另外,《大公報》日前以頭版報道,指《理大圍城》發行商「影意志影院」等與反修例暴力事件有關的團體,均受藝術發展局資助,單是「影意志」,過去三年便獲得藝發局資助278萬港元,儼如利用公帑反對政府。

藝發局小組主席陳錦成響應指,作品由評審小組按作品的藝術性、對未來藝術的發展等作出決定,並非由一、兩人決定,認為指控荒謬。而藝發局則發表聲明,指若獲資助藝團違反合約內容,例如被現行法例確定為鼓吹港獨、推翻政府,局方可暫緩、調整及停止其資助。

事件中被不點名提及的2009最佳藝術家獎得主黃國才反擊,指批評者是缺乏藝術專業的人,形容為「藝術暴力分子」,擔心有關機構將加入更多非專業監控,進一步破壞香港文化,令外國更感香港自由萎縮。

他認為,上述兩件事反映香港比中國更瘋狂,紅線隨政治狀態浮動,反而不及北京的紅線清晰;而這種把藝術家一生拿來檢視的「回到過去」現象,是不對的。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