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台灣/歐盟

回應歐盟制裁措施中國宣布對歐盟制裁遭台灣強烈譴責

歐盟外長理事會3月22日對於在新疆大規模迫害人權的中國官員等實施制裁;中國外交部隨即針對歐洲議會議員丶個別會員國的國會議員丶學者等十名歐盟人士及四個實體宣布制裁。對此,台灣外交部今天針對中國政府的報復性作為表達高度遺憾,並予以強烈譴責。

台灣外交部
台灣外交部 © 網絡
廣告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台灣注意到,除美國、歐盟分別對於迫害維吾爾族的中國官員及公司制裁外,英國丶加拿大也在同一天宣布對中國制裁。她說,中國政府應正視國際社會主流的心聲及自由與人權的普世價值,儘速改正中國嚴重的人權迫害與缺失。

中國宣布的制裁名單包括多名有力支持台灣的友人及享譽國際的組織,例如: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蓋勒(Michael Gahler)、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比利時聯邦眾院友台小組共同主席寇拉提(Samuel Cogolati),以及北約前秘書長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所領導的「民主聯盟基金會」(Alliance of Democracies Foundation)等。

歐江安指出,台灣將持續與上述友人及歐盟、美國、英國、加拿大等理念相近國家,共同捍衛人權、民主、自由等價值,唾棄專制政權的威脅與霸凌。

歐江安強調,中國政府在國際上的「戰狼外交」已引起國際社會齊聲撻伐與譴責,中方的制裁作為只是凸顯中國共產黨政權的醜陋本質,毫無反省與改善的誠意,只會讓國際社會與台灣人民對其更加反感。儘速改善人權、撤銷對歐盟人士及相關組織的不當制裁,才是中方響應國際社會殷切期待的正道。

另外,台灣在南美洲唯一友邦巴拉圭因疫情嚴重,日前表示不排斥中國制疫苗,因而衍生外交轉向的疑慮。不過巴拉圭外交部昨天發布聲明表示,有關號稱代表中國或是中國廠商願意提供疫苗,條件是和台灣斷交,這樣的做法毫無正當性,且有損巴拉圭國家主權。

對此,台灣外交部拉美司司長余大㵢表示,疫苗取得不光是衛生問題,也是人道議題,更攸關巴拉圭人民性命。疫苗不該淪為政治操作工具與手段,反對任何一方以提供疫苗作為破壞台灣與友邦關係的附加條件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