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灣/美國/政治

台陸委會副主委:中共20大後恐變更武斷

自台北方面消息,台灣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8月17日在出席美國智庫線上活動時表示,中共不太可能在20大後降低外交侵略性,反而可能變更武斷。

台灣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資料圖片
台灣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據中央社報導,邱垂正周二上午出席了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舉辦的,題為“兩岸關係的下一步是什麼?趨勢、動力和挑戰”的線上研討會。他與該中心中國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談論兩岸關係未來趨勢與可能面臨的挑戰。

白明在開場白中提到,“過去5年多來,台灣遭受北京長時間脅迫施壓與恫嚇,包含政治假信息、網攻,進入台灣空域的解放軍軍機數量也不斷增加。未來5年會是關鍵期,看台灣能否在保持民主制度韌性的同時,也維繫台灣海峽和平。”

報導引述白明的話說,“中共明年將召開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無疑將進入第3任期,外界相當關注中國對台灣乃至整體外交政策是否會改變,或是有所調整”。

邱垂正在發言中說,外界當然能抱最好的希望,但也需要做最壞的打算。邱垂正稱,“中共不是會遮掩自身意圖野心的政權,習近平7月1日中共建黨百年致詞就是一大例證;他當時強調,‘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

邱垂正稱,“由此可見,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共不太可能降低其外交政策侵略性,20大後,外界反而可能見識到一個更武斷的政權”。他指出,“維繫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從沒像近期一樣頻頻被提及,美日印澳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日雙邊會議、美國歐盟領袖峰會及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等,都觸及台海議題。”

為因應未來情勢發展,邱垂正表示,“台灣會有3大目標方向作為,包括確保國際社會充分認知台灣在對抗中共極權及促進印太區域自由、開放與繁榮上的戰略重要性。”他還說,在經濟層面,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主要關鍵技術提供者,未來會持續強化這個角色地位。

邱垂正稱,“由於台灣民主經驗與實踐能夠啟發中港人民,促使他們追尋民主與自由,台灣未來會持續維護自身民主成功故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