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梁振英特首任內曾兼任公司董事 又瞞報轉售20萬鎊股權 梁斥炒作

根據國際調查記者同盟的「潘多拉文件」,網媒《立場新聞》報道,前香港特首梁振英在任時透過兩間離岸公司迂迴持有他曾任董事的戴德梁行的日本業務公司三成股權,並在涉嫌收取一澳洲公司400萬英鎊的醜聞期間,以20萬英鎊出售該三成股權,但一直沒有申報;另又在上任特首一個多月後才辭任公司董事職務。梁振英反駁稱,制度沒有要求申報各級子公司股權情況;而各地公司處理辭任董事手續亦不同,強調上任前已「啟動」離任程序。

梁振英在立法會宣讀任期最後一份施政報告,2017年1月18日。
梁振英在立法會宣讀任期最後一份施政報告,2017年1月18日。 網絡
廣告

沒有信守承諾而拒絕把防止賄賂條例擴大至規管行政長官的特首林鄭月娥,今(5日)早出席會議前不評論梁振英的個案,只是說,港府的申報制度穩健,但這是一個依賴參與者誠實的無監督系統(honor system),當局不會去查核、監督和調查,公眾可以查閱。她補充,「今屆」行政會議成員和主要官員的申報均十分詳細。

不過,曾任廉政公署總調查主任的大律師查錫我認為,現行申報制度顯然有漏洞,因為不論直接或迂迴持有公司股權或變賣股權,官員都應申報,港府實應完善相關申報制度。

作為同盟的參與媒體,《立場新聞》引述同盟的泄密文件指出,梁振英持有離岸公司Wintrack Worldwide Ltd. 的99.9%股權,而Wintrack Worldwide則全資擁有離岸公司Ace Link Property Limited;後者則持有EuroAsia Properties Limited三成股權。報道引述股權轉讓書顯示,Ace Link Property於2015年12月以20萬英鎊出售該三成股權予DTZ International Limited,當時正值廉政公署調查梁振英在

競選特首期間收取澳洲上市公司UGL 400萬鎊事件。翻查行政會議利益申報紀錄,梁沒填報持有及出售有關股權。

根據行政會議利益申報規定,行會成員包括特首上任時及每年都需填報個人利益,當中需申報其本人持有超過1%的公司實益股份,並需公開公司名稱。而所謂「實益股份」,會計師認為,是指某人擁有最終權益的股權,故此即使透過公司持有,亦屬其實益股份。

梁振英:律師將發信追究

不過,梁振英對制度顯然另有見解。他昨在臉書上公開響應《立場》報道,指港府制度是要求申報直接持有的公司股權,不必申報下面各級子公司的股權持有及變動,他當年除按制度申報外,更在制度要求外主動將所有股權放入由專業人士管理的信託,不行使股東決策權,包括日本公司。

然而,大律師查錫我不認同梁的看法。他指出,不論實際、潛在或予市民觀感上,凡與公職有利益衝突,官員都應申報有關利益,應做到比白紙更白。若申

報毋須包括各級子公司的股權情況,又或交予信託便不用申報,申報機制儼如蕩然無存,政府有責任修補。他又說,法律上難以確認梁振英是否觸犯公職人員行為失當,但觀感上難免引起質疑,梁振英應解釋為何要迂迴地將股權交由信託管理,而並非直接申報。

另外,《立場》報道指出,梁振英在2012年3月當選特首,7月上任,但到了 8月3日才填報首份利益申報,當時已引起公眾質疑,而該份申報並無提及他擔任私人公司董事,然而,他實際上仍然兼任EuroAsia Properties董事,直至港府同月10日公布利益申報表時,他同日辭任董事。按此日程計算,梁在上任後一個余月內仍兼任該公司董事。

梁解釋稱,各地公司辭任董事法律及合約手續不同,法律上不一定馬上生效,強調上任特首前已啟動所有辭任程序。他更批評《立場新聞》炒作,有誤導成分,律師將發信追究。

「潘多拉文件」調查報告披露近一百個國家約400名官員,揭示35位現任和前任世界領導人及多國政要在境外的「避稅天堂」隱瞞資產。該報告有150間機構共逾600名記者參與,披露14間金融服務公司約1190萬份文件。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