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新冠疫情

香港今起入境毋須隔離 限制全撤未有期 官員只願放寬社交距離

香港今(26日)早起放寬入境限制到只需家居自我檢測三天,但期間不能到食肆和酒吧等需要接種疫苗後才進入的地方。不過,新措施似有「內外不討好」之勢,酒店業和飲食業界指新措施對境外旅客吸引力不大,但卻令近三年受防疫措施所限而難以外游的港人急於離港,影響本地消費,促全面放寬。香港美國商會總裁翁以登亦直言,新措施難以吸引商務旅客,競爭力不足,促港府解除所有入境防疫限制,與國際接軌,復興經濟。

香港特區9月26日早起放寬入境防疫限制。資料圖片:攝於2022年8月1日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特區9月26日早起放寬入境防疫限制。資料圖片:攝於2022年8月1日香港國際機場。 REUTERS - TYRONE SIU
廣告

不過,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昨日接受電視台清談節目訪問時仍然表示,難以現時放寬所有入境措施,但隨着疫情回落,公營醫療服務已轉趨「復常」,有空間考慮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意味包括限聚令在內的社交距離有可能在下月5日之後放寬。

港府早前公布,社交距離措施在下月5日前維持現狀,即餐飲及表列處所只能容許接種疫苗人士進入,部分人士更須通過快速檢測;公眾地方禁止4人以上聚集,以及需配戴口罩。

香港今早6時起放寬入境檢疫至「0+3」,即以自我檢測三天代替入住檢疫酒店,有航空公司為此延遲起飛及抵港時間,以便「趕及」6時後才抵達香港,使乘客得以受惠於新措施。而今早首班受惠客機是由台北抵港,較原訂時間延遲四小時。機上更有回港探親的乘客,把原訂上周六啟程的航班改為今早抵港的航班,並取消預訂的檢疫酒店,過程順利。

不過,有關抵港旅客可能難以彌補港人外遊人數,因為新措施公布後,旅行社查詢外游的電過話以倍數增加,不少航班訂位迅即爆滿,尤以鄰近的日本為甚,但票價亦上漲一倍至4000到6000港元。香港酒店業主聯會經理陳媛妍表示,新措施只會有利港人外游,市民不會再留港在酒店宅度假(Staycation);但三天醫學觀察的要求,對旅客訪港的吸引力有限,在需求大減之下,酒店房價難免下跌。業界預料,消費力較高者多會計畫外游,聖誕新年黃金假期會是酒店業寒冬期。

五個飲食業商會昨天已隨即聯署去信行政長官李家超和醫衛局長盧寵茂,指餐飲業從中秋節至今兩星期的營業額都在谷底徘徊,平均比往常跌了三至五成,要求當局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食肆每枱人數上限,由現時最多8人增至12人一枱;取消宴會人數120人上限及營業時間限制等。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今早更在電台節目中表示,聖誕和新年假期本是餐飲業旺季,但現時不少市民計畫外游,會直接影響本地飲食業生意。他指出,遊客生意約佔飲食界營業額的8%,一年約為100億港元,但過往兩年已失去遊客客源,難以補充港人節日外游所造成的營業額損失。他促請港府儘快撤消所有入境限制措施,並放寬食肆的防疫限制。

商界方面,本月上任的香港美國商會總裁翁以登以泰國為例指出,當地是在豁免所有入境限制後,經濟狀況和旅客入境人數才大幅增長,認為香港應儘快撤消入境限制措施,因為作為國際樞紐,商界須恢復與海外貿易往來,才能真正有效重振經濟。

美商會的企業及個人會員合共約有二千名,最近有逾八成會員續會,比率與過往相若。他透露,部分不續會會員企業已將總部搬回美國或遷往中國、新加坡等地;但亦有新公司加入,希望透過香港在中國尋找發展機會,或到美國投資或經商。

香港昨日公布,最新單日新增3897宗確診個案,按日減少逾1200宗,令本地感染人數跌破四千大關。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