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人權

人權觀察:香港打壓人權如舊 各國聯手施壓可阻中國打壓人權

中港領導人近期經常表示要保持香港的國際地位,但人權組織「人權觀察」認為,當局並未因此放緩打壓香港人權的步伐,尤其是針對言論和表達自由的打壓,但中國政府不願接受外界對其政策的批評,並聯合其他國家噤聲,已激起更多西方國家關注和合作,要求中方擔負責任,認為這是更有效要求中國等國家就人權問責的方法。

人權觀察亞洲區副主任羅柏森手持的人權年報, 紀錄了101個國家打壓人權的狀況,2023年1月12日。
人權觀察亞洲區副主任羅柏森手持的人權年報, 紀錄了101個國家打壓人權的狀況,2023年1月12日。 © 視頻截圖
廣告

以美國紐約為基地的人權觀察,今(12日)早在印尼發布最新一份世界人權年度報告,指過去一年從烏克蘭丶中國到阿富汗發生一連串人道危機,而中國對新疆100萬維吾爾族和穆斯林大規模拘留丶施刑與強迫勞動,未被問責。

但在有關中國的11頁報告中,香港人權受壓的情況佔兩頁,比新疆和西藏加起來的篇幅還要多。而年報亦指出,每況愈下的香港人權,在北京委任長期任職警隊的李家超出任特首後,只會更差。

由北京為香港訂定的《港區國安法》被視為香港人權急轉直下的主要因素丶該組織統計,國安法實施兩年半以來,警方已以國安法罪名和殖民地年代的煽動罪拘捕231人,當中138人被正式檢控,大部分被控者更不能獲得保釋,有違無罪推定原則地被還柙一年或更長時間。

報告續稱,審查在香港現在已是家常便飯:警方以反恐防暴為名設立熱線以加強監察社會,市民須冒着被捕的風險參與集會,彈奏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流行的《願榮光歸香港》也會被捕;書籍可能僅因名字被下架或禁止參展,電影亦可能以「危害國家安全」之名被禁;大學校方亦夥同政府打壓曾參加民主運動的學生,全港八所大學均為學生會運作設限便是一例。

此等打壓普世人權的言行被指削弱香港的國際地位,人權觀察亞洲區主任皮爾森(Elaine Pearson)在記者會上表示,中港領導均聲稱要維持香港的國際地位,但卻未有因此放鬆對香港人權的打壓,只要看看有關國安法案件的抓捕和判刑便可見一斑,而這對言論和表達自由造成的寒蟬效應,尤為嚴重。她續稱,香港的情況已激起不同地方的青年更團結地爭取民主。

她不評論中國是否正拉攏其他人權紀錄不佳的國家聯合起來與西方抗衡,但就指出,中國不單不接受對其政策作出批評,還聯合部分國家在人權受壓事件上噤聲不語,這都是不可接受的。她又說,國際社會對中國政府背離人權的作為關注日增,合作亦有增加,早前聯合國大會中,多個來自西方的國家罕有地針對中國聯署聲明便是一例。另一例子是八國政府對2022年冬奧運進行外交杯葛,皮爾森總結稱,這種國際合作對阻止人權受壓會更為有效。

長達712頁的年報檢視了101個國家的人權狀況,人權監察認為,這種向打壓人權的國家問責的國際合作,是去年明顯可見的權力範式轉變,亦是未來之路,呼籲各國負起一己之責,推動及捍衛人權。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