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經濟

香港去年經濟料收縮3.5% 遜預期  港府稱今年將復蘇

受疫情衝擊和外貿表現疲弱,香港去年第四季經濟增長(GDP)料按年收縮4.2%,較市場預期收縮2.9%為差,以致全年的GDP按年亦收縮3.5%,較港府預期的收縮3.2%和市場預期的3.1%為差。但港府相信,隨着香港走上復常之路,經濟亦會復蘇,今年GDP有望重回正增長;多家銀行亦有相同估計,其預測增幅由3.5%至5%不等,較上月初不同銀行的預測增幅有所收窄。

香港過去25年的經濟增長率(貿易經濟公司圖表)
香港過去25年的經濟增長率(貿易經濟公司圖表) © 法廣 /麥燕庭
廣告

港府統計處昨(1日)午公布本地生產總值預先估計數字,在去年的各分項中,除政府消費開支按年增長8.1%,其餘均告下跌,按跌幅排列,依次為貨品出口(按年下跌13.9%)丶進口(跌13.1%)丶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跌8.5%)丶服務輸入(跌1.4%)丶私人消費開支及服務輸出(跌0.8%)。

港府發言人解釋,香港去年在外圍環境急劇惡化及跨境陸路貨運受阻下,整體貨物出口大跌;本地需求先受第五波疫情影響,後則受金融狀況收緊拖累。展望今年,香港經濟將會復蘇。發言人解釋,雖然先進經濟體增長放緩將為香港貨物出口帶來挑戰,但預期中國內地經濟加快增長,以及跨境貨運限制放寬,會為香港經濟帶來支持。此外,隨着香港取消旅客隔離檢疫和恢復與內地通關,料入境旅遊會強勁反彈,支持服務輸出復蘇。本地方面,經濟前景改善應能提振私人消費,加上勞工市場強勁,固定資產投資也會受惠。

隨着港府公布最新經濟數據,多家銀行發表或修訂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當中,東亞銀行把GDP預測由3.5%調高至5%;信銀國際預測為表近4%;大新銀行預測為3.6%;恆生銀行和高盛同料香港今年GDP為3.5%。上述幅度較不同金融機構在1 月上旬時的估計有所收窄,當時,巴克萊證券及滙豐銀行等多家機構預料香港今年的GDP增幅介乎2.1%至6.5%不等

翻查資料,香港回歸廿五年來,有五年出現經濟收縮,最近三次是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起,而在2020年的歷史性收縮6.1%後,翌年大幅增長6.4%。

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卓亮指出,今年疫情影響已較明朗,雖然外圍經濟不景仍影響中國出口,以致香港出口今年仍會下跌,但去年第四季的兩成跌幅不會是常態。而占本地經濟六成的本地私人消費,今年可望上升4%以上,料可帶動整體經濟有接近4%的增長。他期望,在上季低基數效應下,今年首季GDP增長可望轉正。

作為預測最樂觀的東亞銀行,其首席經濟師蔡永雄解釋,與中國通關除了為旅遊和零售業注入強心針外,正面效果將傳遞至跨境金融丶保險和醫療等各行業,惠及整體消費丶投資及就業市場等多方面,足以抵消環球經濟不明朗和貨幣政策緊縮的負面影響。此外,該行把香港今年通脹率維持在約1.9%的溫和水平,失業率則加速回落至接近全民就業的3%。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