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中俄貿易

報告:香港輸俄貨值急增 評論指華以香港助俄規避制裁

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歐美因俄烏戰爭而在去年春制裁俄羅斯之際,中國輸俄貨值大增,特別是在可轉為軍用的半導體方面,大部分從香港轉運,令香港一躍成為俄國入口半導體的第二大運輸地;單是去年11月,中港出口便佔了俄國半導體總量中位數的55%。以美國為基地的香港民主委員會認為,報告顯示香港日益被中國利用來協助俄羅斯規避半導體方面的制裁。

在俄羅斯因侵烏戰爭被制裁時, 香港出口往該國半導體大增
在俄羅斯因侵烏戰爭被制裁時, 香港出口往該國半導體大增 © Silverado Policy Accelerator報告圖表
廣告

新成立的非政府組織「銀鎮政策加速師」(Silverado Policy Accelerator意譯)上月發表研究報告,以海關數據指出,俄羅斯因應制裁而改變入口貨的來源地,而中國則滿足了俄國的科技需求。報告以半導體丶手機丶洗衣機等大型家電丶客用汽車,以及汽車零部件等五種貨品作研究,中國及一些前蘇聯成員國增加了對俄出口,不單令俄國整體入口得以復興,更使俄國得以入口在制裁中無法入口或再入口的貨品。

在輸入半導體方面,報告結論指,中港滿足了俄羅斯的需求。報告稱,俄羅斯去年的半導體入口量雖已大減,但從中國和香港的入口卻大幅增加,以去年11月貸值計算,中港佔了俄國戰前出口中位數的55%;而在2019年,中港入口只佔45%;2021年時更只佔33%。報告續稱,有關半導體由跨國生產商製造,然後由未受制裁的第三國運入俄國;而購入這些半導體的俄羅斯公司,被指是軍方供應商。至於入口貪品則主要是處理器丶控制器及以「其他」類別入口。

俄國有備而來:開戰前入口和儲存量大增

根據報告圖表,在2021年,中國是俄國最大的半導體來源地,占入口總量約兩成七;而香港則是僅次於荷蘭的第二大轉運地,約佔出口俄國的兩成三。事實上,香港出口往俄國的半導體貨值自四年前起逐步增加,由2019年1月的1000萬美元(下同)呈上升趨勢,在2021年底達致高峰的三千多萬,但隨藉俄烏戰爭爆發而插水式下跌至500萬,並在同年內”V”形反彈至過往的高峰。

報告認為,當局要加強協調和執行力,以堵塞制裁漏洞,以免俄國藉新貿易夥伴和供應網絡來「適應」制裁,特別是有關半導體的入口,因為先進的商用半導體可同時作民事和軍事用途,例如節點大的半導體,功率亦大,可作多種軍事用途。團體建議美國及其盟友,查出俄羅斯的新供應商後,可考慮擴大制裁範圍。

報告同時發現,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前的幾個月,貨物進口量和儲存量大增,反應該國有所準備,以致開打後,該國的消費品丶半導體貨量充足。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