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社會

港警降入職要求 評論憂失亞洲精英美譽

香港警隊被指在2019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運動期間使用過分武力後,「好仔唔當差(警察)」的俗語再在坊間流行,而警務處的人手空缺率亦冠絕各部門,在不斷放寬投考條件和返回中國內地招募仍未見改善後,警務處決定,降低警員入職要求,包括在全港中學會考試中英文不合格和體格不合最低要求亦可報考。有輿論憂慮。放寬會進一步削弱市民對警隊觀感,亦可能影響警隊質素;但建制人士認為,不降低訓練即可。

Hong Kong inicia maior julgamento contra ativistas pró-democracia
Hong Kong inicia maior julgamento contra ativistas pró-democracia REUTERS - TYRONE SIU
廣告

對警員丶見習督察及輔警的投考新要求,由明(5日)天起實施,根據警務處網頁,現時要投考者不配戴眼鏡等矯視工具丶男性投考人身高最少 1.63 米及體重 50 公斤丶女性投考人身高最少 1.52 米及體重 42 公斤等體格要求將會取消;但保留須通過體能測驗的要求。另外,警隊亦會降低投考者的學歷要求,若投考人在中學文憑考試(簡稱DSE)考獲五科(包括中英文)合格要求中,未能符合中英文科合格的要求,警隊會讓他們參加自設的中英文筆試,在1小時內完成50至60條選擇題,會視為符合相關語文能力的入職要求。 

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承認,近幾年招募困難與「黑暴」和疫情有關,但人手不足情況已到了有迫切性調整入職要求的時候。他認為,體能丶學歷與工作能力和處事方法不應掛鉤,絕對不同意新入職警務人員的質素會下降,因為準警務人員要進入學堂受練,達到水平才能正式畢業工作,相信只要畢業門檻不變,警員服務水平不會受影響。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克勤和身兼中國人大代表的香港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副主席陳振英更異口同聲指出,現時罪案以網騙為主,警員不一定要像傳統般魁梧高大,有資訊科技背景反而更加重要,相信警方會因應警員能力及案件需要調配人手。

不過,網上新聞節目主持人梁家權並不認同,憂心這支自上世紀八丶九十年代逐漸改善而獲得亞洲精英隊伍美譽的警隊,會「一鋪清袋」;他更表示,若入職者質素較前下降,後期培訓將難以做好。有人甚至以「麵粉唔好,點會整到好麵包」作比喻。

時事評論員吳志森更以「荒謬」丶「好笑」來形容事件,憂慮早年學業成績不佳而入職丶現時成為「不識字的老差骨」(即資深警務人員)的情況會延續。他更從根本上批評當局的處事態度,就是不願面對問題,指警員空缺多,當局不去檢討為何港人不願投考警察?為何流失嚴重?而是降低標準。他質疑,日後是否其他部門人手不足亦可自行制訂公務員入職考試標準,總之是「我說你達標便達標」?

已轉職私人保安公司的前警司黎家智向自由亞洲電台指出,當填補警員空缺的新人學歷低,且中丶英文水平不達標,而警校和入職培訓不能使警員提升至應有水平,將嚴重影響市民和國際社會對香港的印象。他補充,警員是接觸報案人和市民的警隊第一人,故市民印象十分重要。

他又說,降低體格要求會限制警隊人手調配和影響執法效能。他以今年新春期間一名警員被1.8米高的菲裔男子追打後開三槍事件為例指出,體型和體格上輸於涉嫌違法者,會令警員轉用武器制伏的機會增加,亦需要更多人增援,故上述案例反映警隊人手丶語言能力丶體能丶訓練丶知識水平等均存在問題,質疑「究竟填人數,抑或維持香港的亞洲最安全城市地位,哪個重要?你所做的有否效益?」

根據保安局2月向立法會提交的資料顯示,警隊在2019年至去年3月底的三個財政年度,共招募2282名警員和督察,只及目標的44%,一半未到;把流失人數計算在內,警務處共有6312個空缺,空缺率高達16.7%,是最多職位空缺的部門;當中,初級警務人員有5284個空缺,占編製人數近18%,是港府內最缺人的職系。

警方其後於去年4月取消投考者「在港居住7年或以上」要求,又擴大招募範圍到中國內地,分別於去年底和上月在廣東丶福建及北京招募在內地就讀的香港大學生。結果,警隊在2022/23年度共聘得719名督察及警員,較上一年度增加一成,但仍未達標。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