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同婚權

終院裁決確立同性伴侶地位 港府兩年內須訂方案保權利 料將續起爭議

在不承認同性婚姻的香港,其最高級別的法院裁決所示,同性伴侶的法律地位得到確立,港府須在兩年內訂定保障同性伴侶權利的方案。不過,裁決未就同性伴侶的權利保障範圍作出規定,不同立場人士已就範圍大小作出爭議,資深大律稍湯家驊明言,香港資源有限,法律詮釋空間又大,問題不易解決。

2023年9月5日,香港本身是“彩虹行動”成員的岑子傑,就其海外同性伴侶的婚姻關係提出司法覆核,經過五年爭訟,取得部分勝利。(岑子傑臉書圖片)
2023年9月5日,香港本身是“彩虹行動”成員的岑子傑,就其海外同性伴侶的婚姻關係提出司法覆核,經過五年爭訟,取得部分勝利。(岑子傑臉書圖片) © 岑子傑臉書圖片
廣告

裁決源於仍因民主派「35+初選案」而還柙候審的岑子傑,不滿他在美國的同性婚姻在港不受承認而提出訴訟,經在兩個下級法院爭取承認海外同性婚姻敗訴後,向儼如英國樞密院的香港終審法院(簡稱終院)提出終極司法覆核,終院昨(5日)天頒下判詞,裁定他部分勝訴,獲爭取平權的婚姻平權協會形容為香港社會的重要勝利,促請港府積極與持份者溝通,儘快制定健全制度,承認同性伴侶的法律地位。

由五位法官組成的終審庭以3比2裁定,港府未能為同性伴侶提供婚姻以外的替代途徑,未履行積極責任以確保同性關係及其權利獲法律承認屬於違憲,亦有違《香港人權法案》所保障的權利。有關命令暫緩兩年生效,即當局有兩年時間以確立替代框架,讓同性伴侶關係獲得法律承認和適當權利。至於岑子傑在同一司法覆核中挑戰香港不承認同性婚姻和不承認外地同性婚姻屬於違憲,則被終院五位法官一致駁回。

法庭正反爭論

認同岑指同性伴侶權利不獲法律地位屬違憲的常任法官李義丶霍兆剛及來自澳洲的非常任法官祈顯義在判辭中指出,法律上不獲認可對同性伴侶帶有歧視意味,亦可能造成實際困難,例如不能參與同性伴侶的醫療決定和財產分配,若為同性伴侶設立法律框架,將有助法庭解決爭議。此外,法律上不承認同性伴侶關係,亦可能對他們的私生活以致個人尊嚴構成任意干涉,有違人權法案的私生活權利。判辭又提到,外國的民事結合可以是一個替代途徑。

而反對岑上訴理據的終院首席法官兼國安法指定法官張舉能和常任法官林文瀚則認為,香港憲法保障的婚姻自由並不認可同性婚姻,岑爭取法院承認同性伴侶關係,等同「走後門」爭取同性婚姻,必然不可能成立。張官又說,《歐洲人權公約》談及尊重私生活的條文,故國家有積極義務保障人民權利,與着重「防止干預」的香港人權法案不同,港府沒有立法的「積極義務」,故此,香港欠缺同性伴侶的法律框架,並無干預他們的私生活,亦不屬違憲。

不過,終院裁決未就同性伴侶應受保障的「核心權利」訂定範圍,大律師馬亞山昨在婚姻平權協會的記者會上指出,這給予港府很大酌情空間,因為替代途徑可以是同性婚姻合法化,亦可以是民事結合,但若港府要求同性伴侶先在海外結婚才獲認可,便不符判決。他估計,同性伴侶日後可能獲繼承財產丶領養及生育子女等權利,更可受《家庭崗位歧視條例》保障,期望港府深思終院所指的核心權利是甚麼,並參考其他國家的範例去保障同性伴侶的權利。

學者孫耀東 :裁決有助提升香港競爭力

出席同一記者會的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助理教授孫耀東認為,裁決對香港及亞洲的性小眾平權是很重要的一步,他更指出,判決除惠及同性伴侶外,對香港的商業運作及與其地地區競爭等都有重要影響,例如公司聘用海外僱員來港工作時,對方或會考慮香港法例能否保障同性伴侶。

與同性伴侶交往七年的Travis亦現身記者會,表示裁決令他有一刻暢想長居香港。

相反,不少建制派議員對裁決表示憂慮,擔心會破壞「全社會家庭價值」和爭奪社會資源。

資深大律師湯家驊今早亦在電台節目指出,判辭沒有提及有關框架須涵蓋那些層面才符合國際人權公約和令法庭滿意,而不同的政府服務可能對同性伴侶有不同中間方案,當局在界定時將面對不少困難。他舉例指,香港住屋資源最為匱乏,同性伴侶是否應該享有不同於單身人士的對待?落實時,申請人須先在海外結婚抑或自稱是伴侶便可申請資助房屋等等問題,均須小心界定。

此外,湯指出,香港人權法案有空間容許當局因應社會背景和歷史文化等因素作出不同演繹,爭議空間大,實在不易解決,若有人不滿港府日後訂定的框架而提出訴訟,屆時又會觸發新的司法覆核。

香港在同性平權方面並不前衛,翻查公開資料,不同人士在過去十年藉訴訟取得些少勝利,包括《婚姻條例》中的“女方”須包括已接受手術的變性人;當局只承認完成全套性別肯定手術的標準對跨性別人士造成不相稱的侵害,須作檢討;海外民事結合同性伴侶可享公務員配偶福利及合併評稅;房屋政策把同性伴侶排除於家庭成員之外屬歧視等。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