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區議會選舉

民主黨薦 8人參選民主大倒退的地區議會選舉 選民接受度試金石

經北京「完善」後的香港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終於有民主黨派表示會參選,缺席落實「愛國者治港」的立法會選舉的老牌政黨民主黨,決定推薦八人出戰年底的區議會選舉,當中包括黨主席羅健熙。他承認,區議會不會對政治大環境有影響,該黨參選甚至可能失去一些反對新選舉制度的支持者,但仍不想放棄,期望「在水泥地上種花」。

2023年9月,民主黨薦 8人參選民主大倒退的地區議會選舉。該黨主席羅健熙(右)表明, 區議會選舉結果將證明民主黨參選能否得到選民支持(麥燕庭提供)
2023年9月,民主黨薦 8人參選民主大倒退的地區議會選舉。該黨主席羅健熙(右)表明, 區議會選舉結果將證明民主黨參選能否得到選民支持(麥燕庭提供) © 法廣/麥燕庭
廣告

地區上的區議會選舉(簡稱區選)將於12月10日舉行,但街上選舉氣氛冷淡,與過往有競爭和真正多元化的選舉在投票日前半年左右已開始感受到選舉工程,有天淵之別,似在等待幕後操盤人指示;而資深傳媒人梁家權今(21日)早在網台節目上亦表示,從過往的選舉委員會和立法會選舉便可見「西環」的操盤能力強大,甚至是報名也十分有「秩序」以便各人有均等曝光機會便可知,若區選循此模式,相信席位亦已分配予不同「棋子」,投票只是「行禮如儀」。

根據改制後的區議會,參選者須先取得當區50位選民提名,以及俗稱「三會」(即當區分區委員會丶防火委員會與撲滅罪行委員會)各三名成員合共九人提名;之後再通過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以確保符合「愛國者治港」原則,才可成為候選人,競逐 470個議席中的 88個直選議席。

近年備受針對的民主黨,其中央委員會昨(20日)晚一致通過八人的區選參選名單,但暫時不公布具體人選,因為黨內有機制讓其他成員報名參選,獲推薦者最終也可能改變意向,故實際參選人數或有出入,會適時公布參選名單。事實上,八人名單已較早前傳出的十人名單為少,主席羅健熙在記者會上直言,在現時的選舉環境下,有黨員對選舉有掙紮,並非奇事。

據了解,有意參選者包括羅健熙丶副主席伍凱欣及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朱子洛等,而羅在記者會上透露自己沒有參與昨晚的中委會會議,相信是要避嫌。

給「三會」提名?  兩大黨稱須靠自己爭取

對於連舉辦晚宴以籌款也辦不到的民主黨,羅健熙在記者會上坦言,難以預測能否獲取足夠的「三會」提名,亦無從估計最終能否「入閘」參選,但就指出,「三會」委員名單的透明度低,無從得知其聯絡,單靠身兼區議會秘書處的民政事務處轉交爭取提名要求亦不是一個有效方法,呼籲當局公開「三會」成員相關資料。

不過,合共有260名「三會」成員的兩個建制派政黨昨日均沒有表明會否給予民主黨人提名票。當中,民建聯主席李慧瓊表示,提名須靠自己爭取,接觸「三會」成員的途徑亦很多;另外,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亦表示,提名與否,須視乎個別參選人的背景和政綱,不會一概而論。

此外,羅健熙亦不斷為該黨決定參與這個自身也反對的選舉作出辯護,稱透過選舉進入區議會,可代表港人聲音,又揶揄現時體制內的「主旋律」充滿奇怪又荒謬的說話,並非不少港人所想,期望進入區會後,讓大家聽到正常的聲音。

面對參選可能失去民主派支持者但仍要參選的質疑,羅表示,雖知道區議會難以改變政治大局,這在過壬自由的情況下亦不可能,但該黨希望透過地區工作和服務去建立社區聯繫,更不願放棄任何可以令香港更好的機會。他又說,支持和反對該黨參選的意見同時存在,不知道那一邊的人數較多,只能從選舉結果得知,民主黨會在年底就選舉結果和該黨的未來定合進行討論。

羅健熙更在今天出版的《明報》撰文,為坊間對民主黨參選的質疑作出解釋,包括參選是否變相為區議會改制「背書」,他指出,民主黨反對區議會改制,而改制亦令區議會的認受性大減,民主黨參選不會改變這事實,但會努力遊說表明不再投票的民主派選民。他強調,他們是儘力在體制內尋找空間,因為環境再壞,他們都不會停止嘗試,即使「現在沒有從前的土壤,換來了水泥地,就繼續在水泥地上種花。」

至於能否開花,第一關結果且看下月17日至30日的提名期結束後的情況。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