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環境與發展

十年內從地球上消失的十種動物

發表時間:

在過去的十年中,科學家上雖然發現了不少新的物種,主要是昆蟲類和微小生物。但是消失的動物也非常多,特別是較大型的動物。中國低碳網刊登報道指出,至少有十種動物在過去的十年中消失。人們常常說動物瀕臨滅絕,似乎還不會徹底消亡,但是這十種動物是真正從地球上滅絕了。在今天的環境與健康專題節目時間,就讓我們來祭奠這些消失的動物吧!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DR
廣告

5.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雖然人工飼養的斯皮克斯金剛鸚鵡(Spix'smacaw)數量仍達到71隻,但最後一個已知野生個體在2000年消失,而野外再未發現過斯皮克斯金剛鸚鵡。它已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名單,之所以不是“野外滅絕”物種名單,是因為科學家沒有對這個物種所有潛在棲息地進行徹底摸查。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分布於巴西北部,1987年,3隻野生個體被人捉到後賣出。其中,一隻雄性個體在1990年被發現,與人工飼養的一隻雌性個體組成家庭。不幸的是,在這隻雌性斯皮克斯金剛鸚鵡被放到野外後,它撞上了電線,一命嗚呼。造成斯皮克斯金剛鸚鵡幾乎絕種的原因,主要是獵殺和誘捕、棲息地遭破壞以及引入非洲化蜜蜂(被稱為“殺人蜂”)。

6.利物浦鴿
利物浦鴿(Liverpoolpigeon)是一種來源不明的已滅絕鳥類,雖然有些科研人員認為塔希提島上可能仍存在它們的蹤跡。現存唯一一隻利物浦鴿棲居於默西塞德郡博物館,科學家表示這種鴿子可能在歐洲人在太平洋開始探險以前便瀕臨滅絕。自然保護國際聯盟在2008年對利物浦鴿進行了評估,隨後宣布它已滅絕,而原因尚不得而知。

7.西非黑犀牛
西非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亞種,已經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名單,研究人員擔心它可能已經徹底滅絕。西非黑犀牛曾廣泛分布在非洲中部大草原,由於偷獵活動,近年來數量開始下降。1980年,這一珍稀物種總數仍有數百頭,但到2000年,估計只剩下10頭。科學家曾對西非黑犀牛在喀麥隆北部的最後一塊棲息地進行過調查,遺憾的是,並沒有發現野生西非黑犀牛的蹤跡,不過尋找工作仍在繼續。據目前掌握的情況,世界上不存在人工繁殖西非黑犀牛項目。

8.黑臉蜜旋木雀
黑臉蜜旋木雀亦稱毛島蜜雀,是美國夏威夷毛伊島上的特有物種,已被列入“極度瀕危/可能滅絕”物種名單。在1998年發現的三隻黑臉蜜旋木雀中,一隻圈養的個體在2004年死亡,其餘兩隻自此再沒有出現過。科學家表示,黑臉蜜旋木雀可能已經絕種,但要證實這一點,需要對潛在棲息地進行全面摸查。即便有一些生存下來,數量一定極少。黑臉蜜旋木雀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遭到破壞及攜帶疾病的蚊子的快速傳播。

9.德氏小鸊鷉
德氏小鸊鷉(Alaotragrebe)在2010年被宣布滅絕,雖然這個物種可能在之前幾年便已從地球上消失。科學家之所以遲遲不願將德氏小鸊鷉列入滅絕物種名單,是因為它們棲息於馬達加斯加島偏遠的阿勞特拉湖(LakeAlaotra)。科學家分別在1989年、2004年和2009年對該地區進行了全面摸查,但沒有找到德氏小鸊鷉的蹤跡,最後一次看到這種鳥類個體的蹤影還是在1982年。由於棲息地遭到破壞,本就不多的個體開始與個頭更小的交配,產生雜交物種,導致德氏小鸊鷉的數量在20世紀開始下降。鑒於德氏小鸊鷉活動範圍和活動能力受限,科學家宣布它已經滅絕,今天,僅有一張照片捕捉到野生德氏小鸊鷉的畫面。

10.霍爾德里奇蟾蜍
霍爾德里奇蟾蜍(Holdridge's toad)是哥斯達黎加雨林地區的特有物種,在2008年10月被宣布滅絕,因為自1986年以來,就沒有人再看到霍爾德里奇蟾蜍的蹤影。2000年至2007年間,科學家進行了定期摸查和全面搜尋,但均無功而返。科學家認為,這種蟾蜍數量急劇減少並最終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兩棲動物常見的壺菌病和全球變暖的影響。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