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環境與發展

勞倫斯•圖比婭娜(Laurence Tubiana)談氣候談判進展

發表時間:

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第21次締約方大會COP21將於今年年底在巴黎舉行,就在峰會召開六個月之前,五十多個國家的談判代表上周在巴黎舉行了為期三天的非正式會議,就各自認為最棘手的問題與會議主辦國法國展開討論。那麼各國之間的談判進展究竟如何?要達成協議還存在一些什麼樣的障礙?此外,下個月將是各國公布各自減排貢獻的又一大期限,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將準備在下個月公布各自計畫的減排目標。與此同時,多位世界知名經濟學家上周發表聯合公告,呼籲歐盟、美國以及中國等世界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必須加大減排力度,指出他們目前所作出的減排承諾離此前將地球升溫幅度維持在兩度之內的目標還十分遙遠。作為聯合國氣候峰會的主辦國,巴黎對此持何觀點?

環境與發展
環境與發展
廣告

本台法語部記者安娜-塞西爾•布拉 Anne Cecile Bras 就上述問題採訪了法國生態、可持續發展和能源部長負責氣候變化談判事務大使、巴黎2015氣候大會特別代表勞倫斯•圖比婭娜(Laurence Tubiana) 女士。

法廣:圖比婭娜女士,您認為今年的巴黎峰會有可能達成協議嗎?

圖比婭娜: 我很有信心,因為我們看到所有的國家都期望能夠達成一個實質性的協議,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空洞的政治口號上,各國都期望協議文本具體明細,明確規畫各國未來幾十年的路線圖。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充滿信心。當然,還有許多方面有待於進一步確定,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我們並沒有走在時間表的前面,恰恰相反,我們必須加速談判的節奏。我覺得有所不同的是,在去年的談判中,各方卻堅守各自的立場互不相讓。而今年的談判各方都在尋求如何找到使對方滿意的妥協方式,尤其是在剛剛結束的非正式談判會議上,有許多國家都明確地表示倘若對某些條款作出一些修改的話,他們可以改變他們的立場,從而向別的國家靠近。有些國家甚至主動提出擔任各談判小組之間的溝通橋樑,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能夠達成一個實質性的協議。這些都是十分積極的因素。不過,就象我剛才所說的那樣,時間緊迫。下個月波恩會議持續的時間為兩周,隨後是九月份與十月份分別還有一周的談判會議,之後就是十二月份的巴黎峰會。所以,我們必須加速談判的進展。

法國巴黎氣候峰會談判特別代表勞倫斯•圖比婭娜(Laurence Tubiana)。
法國巴黎氣候峰會談判特別代表勞倫斯•圖比婭娜(Laurence Tubiana)。 網絡DR

法廣:在去年十二月份的利馬峰會上,各國達成一致將在今年年初公布各自的減排承諾,但到目前為止僅有三十多個國家兌現了上述承諾。您如何解釋此一現象?

圖比婭娜:人們的等待主要在於兩個方面:首先是大家都在等待主要排碳大國,尤其是發達國家會做出什麼樣的承諾,以及各自將推出什麼樣的減排路線圖,至少不少新興國家處於上述等待階段。當然,對那些貧窮國家來說,那又是另一回事了。總之,無論如何,下個月,也就是六月份,應該是大多數國家公布各自減排目標的最後期限。許多發達國家尤其是七強工業國都應該先後公布。之後,夏天,最晚十月份,所有主要排碳國都將公布減排指標,當然最後可能還會有一些國家確實很難制定他們的指標,不過,這些國家的排碳量微乎其微。 在各國公布的減排指標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國準備在什麼領域多做努力以及他們各自的減排重點,比如說,某些國家將設立碳排放市場,某些國家將在公共交通領域大力投資,某些國家將重點發展再生能源,這也是各國減排計畫中值得關注的部分。各國公布的減排指標自然是重點,當然,我們也知道,這些指標同聯合國規定的目標相距遙遠。另外,除了這些減排指標之外,各國提出的減排路線圖也至關重要。因為,這將引導企業在新的領域投資,我們期望巴黎峰會能夠激發類似的良性循環。

確實,除了巴黎峰會主辦機構之外,國際輿論也高度關注各國的減排承諾。3月31日是第一個期限,那些早已做好準備的國家應該在此一期限之前公布。而其餘的國家最遲必須在10月1日之前公布。法國世界報上個月做了一個統計。在4月9日之前,僅有34個國家公布了減排指標,在這34個國家中,就包括歐盟28國。其餘的國家分別是美國、俄羅斯、瑞士、挪威、墨西哥以及加蓬。


加蓬是第一個公布減排指標的非洲國家。歐盟二十八國承諾將在2030年的排碳量同1990年相對比減低40%,其中包括一方面減低能源消費27%,另一方面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增加27%。挪威政府公布的減排指標與歐盟基本相同。瑞士的減排目標則高於歐盟,瑞士承諾將減低50%,而相反,俄羅斯政府宣布的減排指標僅為25%至30%。美國與墨西哥走在美洲國家中的前列,美國政府進一步確認了此前中美聯合聲明中提出的減排指標,也就是在2025年之前,同2005年相對比減排26%至28%。而墨西哥則宣布將在2026年達到碳排放峰值,並且將2030的排碳量同今天相對比減低22%。

世界報報道說,包括中國與印度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在具體規畫減排路線圖上遇到重重困難。因為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計算方式,計算過程十分複雜,必須準確的計算投資代價以及能源產量評估。中國與印度可能會在下個月的波恩峰會上公布各自的計畫,而絕大部分非洲國家都計畫於秋季公布。


正如圖比婭娜女士所說的那樣,各國提出的減排路線圖各有側重,俄羅斯政府將減排的重點集中在俄羅斯的森林資源上,期望俄羅斯大面積的森林能夠吸收其境內排放的二氧化碳,因此,俄羅斯在能源轉型等方面並沒有重大的調整。同樣,瑞士也希望其境內的森林能夠在減排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此外,瑞士還計畫通過碳市場交易減低排碳總量計算。而歐盟、美國以及俄羅斯則並沒有將碳貿易數字加入減排計算中。


不過,無論各國通過何種方式兌現自己制定的減排承諾,問題的關鍵還在於目前各國公布的減排承諾離聯合國專家預估的指標相去甚遠。

英國倫敦多位知名經濟學家上周呼籲各國必須增加減排力度,因為根據他們的計算,按照中國、歐盟以及美國這三大排放大國目前的減排幅度,到2030年,僅僅這三國的排碳總量就將高達209億至223億噸,按照同樣的模式預測,2030年全球其他國家的排碳總量應該在230億噸左右,而聯合國環境署預測說,要將本世紀末地球升溫的幅度維持在兩度以內,全球在2030年的總排碳量不能超過230億噸。

 

法廣:按照各國目前制定的減排指標,地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將遠遠超出了科學家們畫出的警戒線,作為聯合國氣候峰會的主辦國,巴黎對此有何看法?

圖比婭娜:在實際談判中很難堅守科學家畫出的警戒線,當然,我們始終不離開兩度這一大坐標。尤其是今年十一月份,當聯合國秘書處將所有國家的減排計畫做統計時,必將以兩度作為基準,以此來衡量各自做出的努力是否足夠。因此,科學指標還是受到一定的遵守。但是,我們也知道,要維持在兩度以內並非易事,這就意味着必須進行重大的調整。要維持兩度必須在2050年將全球的排碳量減低一半,必須放棄使用化石燃料轉而使用再生能源來發電,對許多國家來說,就必須放棄使用煤炭等化石能源,尤其是那些發達國家,這就會導致巨大的社會以及經濟模式變化,雖然各國都決定要共同做出努力,但很顯然,這一道路還十分漫長。

感謝圖比婭娜女士接受法廣的專訪。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