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環境與發展

遏制地球升溫可以從吃素開始

發表時間:

在中國,美國,以及印度之後,歐盟近日也批准了聯合國去年12月在巴黎達成的巴黎氣候協議,這就意味着巴黎協議很可能在摩洛哥氣候會議舉行之前正式投入實施,這對地球村的村民來說,應該說是難得的一大好消息。

廣告

不過,巴黎協議制定的目標是將地球溫度在本世紀末的升溫幅度限制在兩度以內,而事實上,專家們認為倘若各國不加倍做出努力的話,地球氣溫很可能在2050年就達到兩度的升溫幅度。全球著名的七位氣候問題專家近日在華盛頓發表了一份名為“氣候變化真相”的長達七頁的聲明,聲明指出,地球升溫的速度遠遠高於預期,去年全球的平均氣溫同前兩年一樣創歷史新高。

專家們指出,首先各國是否能夠嚴格遵守承諾,切實地落實巴黎協議中的減排指標尚有待觀察,因為巴黎協議缺乏具有法律約束性的監督體制,而且80%的國家的減排行動都取決於綠色資金是否能夠及時提供融資。也就是說,巴黎協議中提出的最高目標1.5度的目標早已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因為地球的升溫幅度很可能在2030年就達到1.5度。其次,作為全球第二大排放國的美國,在總統選舉之後是否將繼續奧巴馬政府的氣候政策,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問號。因為,即使最終當選的是希拉里•克林頓,倘若國會參眾兩院都由共和黨佔優勢的話,恐怕克林頓政府的決策餘地也將十分有限。

由此可見,巴黎協議雖然制定了限制地球升溫的目標,但是,要達到此一目標,還須依靠各國決策者們的加倍努力,更須依靠全世界的公民。

倘若您認為作為公民有義務為保護南北極的冰川,保護喜馬拉雅山的冰山以及太平洋島國的小村而做出自己的努力的話,您可以從減少消費做起,停止貪得無厭地購買服裝,皮包;家中的電器以及傢具選擇二手商品;還可以少用私人汽車,多座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多騎自行車等等。

最後,還有一個大家或許意想不到的是,如果我們大家都選擇減少食用肉類,多吃素食的話,將會對減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遏制地球升溫起到事倍功半,一舉多得的作用,這也是我們今天環境與發展專題的話題。

確實,氣候變化與吃素之間有着十分緊密的聯繫,事實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IPCC)前主席,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印度人拉金德拉•帕喬里(Dr. Rajendra Pachauri)早在2008年,就公開呼籲全球民眾少吃肉食,他說,肉食的生產過程中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食用肉類對健康有害無益。他說: “不吃肉、騎自行車、少消費,就可以協助遏止全球暖化”。

帕喬里的呼籲在當時並未在輿論界掀起巨大的波瀾,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統計證明,人類無節制的肉食以及不斷膨脹的畜牧業已經成為地球升溫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過度的肉食正加劇饑餓引發社會衝突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2014年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肉食食品的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五分之一,而此前,聯合國糧油組織也將這一比例值估算為18%。而且,損壞大氣臭氧層的二氧化氮主要來自農業與畜牧業,倘若要達到聯合國氣候變化專家小組擬定的在2050年之前將二氧化氮的排放量減低一半的指標,那就必須將發達國家居民的食肉量減少一半。

除了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之外,畜牧業的推廣正在地球的某些地區醞釀著嚴重的政治以及糧食危機。一項由德國與英國的專家們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結果更是令人擔憂。研究指出,全球80%的耕地被用來種植動物飼料,全球各地生產的糧食中有44%被用來飼養動物。過度的肉食正在“加劇貧困地區的饑餓現象,引發社會衝突”。研究認為在耕地稀少的地區,是種植人吃的糧食還是動物吃的飼料,越來越引發爭議。因為,一公頃的土地可以養活20個吃土豆的人、卻只能養活1-2個肉食者。

研究認為,倘若目前全球生產的糧食都直接被民眾食用的話,即使,全世界人口再增加四十億,也不至於導致糧食危機。

此外,報告特別指出,畜牧業的推廣還引發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例如,雨林的破壞、水質的污染、水源的枯竭、土地的沙漠化以及能源的濫用等等。

這就是為什麼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已經被破壞殆盡,亞馬遜雨林已經有70%的森林因畜牧業而被損毀。亞馬遜森林是世界上現存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它對於全球氣候的重要性是不容低估的。

肉食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

肉食不僅引發巨大的環境惡果,而且也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這項由英德聯合進行的調查報告顯示,過量食用動物產品(包括肉類和奶製品和雞蛋)可導致超重和肥胖,從而引發冠心病心臟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痛風,和癌症等疾病。

而多個科學研究顯示,素食不僅有利於預防疾病,而且還對許多疾病的治療有積極的影響。專家們在對比肉食者與素食者的健康之後發現,素食者的2類糖尿病的患病率減低16〜41%,心臟病的發病率減低20至21%。

除了過量食肉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危害的之外,大規模的工業飼養對公眾健康的重大威脅還在於抗生素的耐藥性遭到破壞。世界觀察研究所 2013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工業飼養的動物食用大量的抗生素,以德國為例,動物所消費的抗生素往往是人類的兩倍,而這些抗生素隨着動物的糞便等排泄物而浸出到環境中,污染水與農作物,從而感染人類,調查指出,每年由於抗生素感染而死亡的人數高達2.5萬人。

除了上述健康原因之外,為了人類的生存而宰殺動物還涉及到一個倫理道德的問題,因為肉食並不是天經地義的。動物和人一樣同樣對痛苦有感覺,動物被殺時心裡充滿了恐懼和怨恨,和人的貪生怕死並沒有區別。

法國著名的僧人學者,達賴喇嘛的法文翻譯,馬修理查去年推出了一本新書叫做為動物辯護,馬修理查在書中寫道,人類每年宰殺600億頭陸地動物以及10000億條水生生物,而無論是陸地的動物還是水生動物,他們都同人類享有同等的生存權,它們與人類之間是互相依存的相輔相成的關係,人類與動物之間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

由此可見,飲食不僅僅是每一個地球人的私人問題。每個人飲食習慣都會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以及生物多樣性產生直接的影響,從而對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產出影響。

事實上,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素食,食肉文化在21世紀正在發生顛覆性的變化。選擇素食的人中年輕人居多,而且文化程度越高的年輕人越喜歡吃素。

應該說,世界上喜歡吃素的名人舉不勝舉,從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與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藝術家達芬奇,印度獨立運動領袖甘地,美國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到今天的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前副總統戈爾,美國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以及西班牙女影星潘尼洛普•克魯茲(Penélope Cruz Sánchez)等等。您可能會感到意外的是,已故的微軟集團的創始人斯蒂芬·喬布斯也曾經是一位素食者。

中國的飲食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對中國人來說,美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大享受,而選擇素食似乎就不能充分的享受生活。其實,我們可以選擇從少食肉食開始,逐漸習慣素食。而且以人類今天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研製出既美味又健康的替代肉食的食品。用植物蛋白來取代動物蛋白,這對人類並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卻可以為我們帶來最大的利益,不僅可以保護環境,維持健康,而且還可以顯示對動物的愛心,這種有利無害,一石三鳥的行為,何樂而不為呢?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