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環境與發展

劉寧談中國當代建築與地方氣候和文化特質

發表時間:

法國媒體近日都報道了中國廣西柳州聘請意大利建築師修建全球規模最大的森林城市的計畫,這一將於2020年建成的森林城市計畫在居民住房以及醫院等公共建築的樓層種植樹木,將住房建築隱藏於森林之中,使城市居民感覺自己生活在鳥語花香的大森林之中。除了環境舒適宜人之外,樹林可以凈化空氣,吸收二氧化碳,減低溫室氣體排放。這一大膽的建築模式在歐洲已有先例並且正在獲得深受霧霾危害的中國民眾的青睞,被中國輿論評論為是中國城市建築的未來。

法國氣候建築事務所建築師劉寧與她的同事Nicolas JOBARD
法國氣候建築事務所建築師劉寧與她的同事Nicolas JOBARD 照片來源: 法國氣候建築事務所提供
廣告

然而,森林城市或者森林建築是否就一定有益於環境保護?有益於減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建築業內人士對此有何評論?此外,中國房地產開發行業經常使用綠色建築以及生態建築這樣的詞彙,這些概念究竟意味着什麼?中國的建築行業目前面對的主要挑戰是什麼?就此,我們請法國氣候建築工作室年輕的建築師劉寧女士談談她對上述問題的看法。

法廣: 劉寧,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法廣的專訪,能否簡單地介紹一下您自己?

劉寧: 我是留法的中國建築師,我在2000年參加了中法一個總統項目,叫做150個中國建築師在法國,我因此有機會從上海同濟大學來到法國學習建築。學成並工作多年之後,我就和建築學院的法國同事一起成立了一個氣候建築事務所。

法廣:能否介紹一下我們建築事務所的主要業務?為什麼叫氣候建築工作室?

劉寧: 我們在學習建築的過程中發現現代建築的風格都大同小異,無論是在紐約,還是在多哈,還是在上海,現代樓宇都越來越相近,幾乎都千篇一律,當代建築的趨向是越來越同一化,而我們覺得各國的傳統建築都風格迥異,因為各個地方有不同的氣候,不同的文化,所以,我們把我們的事務所叫做氣候建築事務所,目的就是要在不同的氣候,不同的文化的前提下去思考建築的風格以及城市化等問題。

法廣:最近有一些什麼有意思的設計項目向大家介紹一下!

法國氣候建築事務所設計的非洲布基納法索殘疾兒童活動中心。
法國氣候建築事務所設計的非洲布基納法索殘疾兒童活動中心。 照片來源 : 法國氣候建築事務所

劉寧: 我們參與了許多大小不同的設計項目。都很有意思。即使是一些很小的項目其實也可以說是城市未來發展的種子。比如說,最近兩個月,我們在南非開普敦郊區的一所學校設計修建了一個露天的音樂舞台,舞台全部用當地可循環建築材料建成。我們在中國參與了一些城市研究,參與了在上海最古老的寺廟真如寺周邊環境的設計研究。五月份的時候,又去湖北武漢參與了中法合作的武漢蔡甸生態城市的國際競賽。

法廣:請您具體介紹一下參加蔡甸生態城市國際競賽的情況。

劉寧: 我們是在巴黎氣候會議COP21的時候有幸認識了參與武漢生態城市計畫相關組織,我們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團隊,在接觸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許多問題。湖北是一個千湖之國,在城市化過程中,水面積越來越少,而內澇的現象也日益普遍,懷着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我們構築了這個項目的城市設計。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思考角度。用不同的眼光去思考問題。我們提出應該不僅僅使用現代科技,也應該從中國傳統的田園生活去尋找開發城市空間的途徑。所以,評委對我們的計畫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評委認為我們提出的以田為城的概念應該是中國未來城市發展,特別是城鄉結合過程中的一大重要的思路。

法國氣候建築事務所設計的武漢蔡甸區
法國氣候建築事務所設計的武漢蔡甸區 照片來源:法國氣候建築事務所

法廣:在您看來,中國今天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在建築領域遇到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劉寧: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可能是發展的壓力太大。城市的工程量過大,人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問題,包括對城市的持續發展,對水資源的開發等等。當然,我也注意到,這些問題今天也越來越獲得重視。

法廣: 你們所提出的生態建築或者綠色建築在各國各地的落實都不同,對中國來說,生態建築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最近幾年來意大利幾位建築師牽頭設計的森林建築甚至森林城市非常引人注目,中國廣西柳州就計畫請意大利建築師修建森林城市,您怎麼看?

劉寧: 您所說的是意大利建築師Stefano Boeri最先在意大利米蘭修建的森林建築,他的出發點是在高密度的城市重新引入綠色,將森林帶到城市,給居民帶來更多的舒適。當然,這個出發點是很有創意的。但是,這類建築的問題是必須使用非常堅實的建築材料,使用的必須是特製的鋼筋混凝土,而不可能是可循環的建築材料。要把樹種到立地一百米高的地方,就必須使用更多的材料去支撐這個重量,所以造價是十分昂貴的。這樣的模式在地價昂貴的大都市或許有其合理性,但是是否在別的城市也值得推廣 ? 這是一個十分值得思考的問題。

法廣: 中國其他城市南京以及石家莊等地都計畫修建森林建築。您怎麼看中國城市建築的這種新趨勢?

劉寧:我也看到了這些消息。我覺得必須區別的是在城市中引進森林以及在森林中引進城市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做法,有其本質的區別。象米蘭一樣在城市修建森林與選擇在森林地區修建城市都是城市化過程中值得思考的問題。至於,中國的城市化是否應該複製西方的城市化模式,這也是一個必須三思的問題,因為中國的傳統建築中有許多與自然和諧呼應的模式。比如說,中國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世界文化遺產,例如安徽徽州的宏村和西遞村,當地建築中都體現了地方的智慧與地方的氣候的結合,比如說,當地下雨很多,村就建在池塘的旁邊,有整個的用水的系統,既有廢水的處理,又有清水的提供,就是在這個完整的用水系統的和諧運作才保障了這些村落長久的保存。我覺得很遺憾的是在今天我看到的中國的城市建築規畫上很少能夠看到對中國不同地區,不同氣候的思考,而更多的是一些字面以及圖像上的市場研究,比如說,有的叫做綠色城市,有的叫Wonderful City 等等,這些城市是否名副其實是一大疑問。

法廣:說到修建適合當地氣候與當地環境相融合的建築,這意味着在選擇建築材料上也必須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當地的可循環的建材。我看到有消息統計說,中國現代居民建築的平均壽命是三十年,拆了又建,建了又拆,這其中的環境代價十分昂貴!

劉寧: 確實,中國許多當代建築的壽命這麼短,確實必須對建築材料做認真的研究。我們在歐洲,到處都可以看到持續了數百年的用石頭修建的建築,即使是現代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的使用壽命也可以持續一百多年,然而,中國建築的平均壽命確實太短了,將一百年使用期的材料僅僅使用三十年,確實十分可惜,對地球環境來說也是一大危害。當然,中國城市發展迅速,有許多更新的必要,必然有些建築的使用壽命只能是短期。這就導致必須對建築的選材做出認真的思考,在使用鋼筋水泥的同時,也應該考慮使用木材,稻草,塑料等可回收的,可循環的建築材料,將所有的建築材料都利用起來, 這應該是建築今後發展的總的趨勢。

法廣:最後,您如何展望中國建築業今後發展方向?

劉寧: 我覺得我們這代人十分幸運,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談到全球化使我們這代年輕的建築師可以看到全世界建築業的狀況,我們可以看到歐洲,非洲全球各地的建築特色,吸取全球各地的建築優點。我覺得中國建築業在未來幾十年更多的是同世界的對接,我相信中國可以從法國以前甚至今天的城市建築中學到許多東西,在此過程中,中國的建築師也會產生許多新的思考來影響世界,所以這是一個十分積極的雙向流動的過程。

感謝劉寧女士接受本台的專訪。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