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環境與發展

COP23推動巴黎協定阻力重重

發表時間:

第二十三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協議簽署國會議的準備會議從周三至周五在太平洋島國斐濟召開,這次會議是為下個月中旬在德國波恩召開的氣候峰會做準備。斐濟今年是氣候峰會的主辦國,但因該國缺乏組織規模盛大的峰會的基礎設施,聯合國去年決定在波恩舉行談判會議。

氣候峰會召開前夕非政府組織在德國波恩舉行的呼籲遏制氣候變化的示威活動,2017年11月4日。
氣候峰會召開前夕非政府組織在德國波恩舉行的呼籲遏制氣候變化的示威活動,2017年11月4日。 法新社
廣告

如果說,2015年的巴黎峰會被公認為是多邊外交的一大勝利的話,在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之後,今年的氣候峰會的前景卻不容樂觀。因爲在美國之後,澳大利亞政府也傳出消極的信息。即使是在氣候領域打頭陣的歐盟內部也出現了不和諧的音符,而作為巴黎協定的娘家法國也似乎難以承擔作爲表率國的沉重的壓力。所以,要促使聯合國成員國共同一致繼續推動巴黎協定的實施,聯合國的第二十三屆氣候峯會真可謂肩負重任。

首先必須要指出的是美國政府在氣候領域的全面倒退。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十一月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之後,今年十月又宣佈終結奧巴馬時代制定的清潔能源計畫。美國的退出雖然未引發多米諾效應,但也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澳大利亞政府本週也宣佈將實施一項新的能源保障計畫,新計畫鼓勵各種形式的電力投資,包括煤炭,天然氣等高排放的能源,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政府還宣佈從2020年開始將不再提供可再生能源補貼。澳大利亞官方的理由是爲了保障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因爲風能以及太陽能的供應過分依賴於氣候因素,因而必須發展多種形式的能源才能保障能源供應。澳大利亞政府的上述政策變動使外界擔心澳州政府是否能夠兌現其減排承諾。

當然,在氣候領域,澳大利亞最近幾年來一向是拖後腿的國家。2015年,澳大利亞就是發達國家中最後一個公佈其自主貢獻的國家,而公佈的減排指標也遠遠低於澳大利亞作爲全球第13大排放國所應當承擔的份額。澳大利亞政府宣佈將在2030年之前將排放量同2005年相對比減低26 %至28 %。澳大利亞政府的減排指標被認爲遠遠低於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減排目標。爲了達到此一目標,澳大利亞政府計畫在2020年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至23 %。而政府剛剛出台的新能源政策很可能影響其減排目標的實現。

氣候變化:歐盟內部在減排達標指標分配上分歧諸多

此外,歐盟在氣候變化領域向來走在聯合國成員國中最前沿,巴黎協定中歐盟做出的減排承諾也是發達國家中比例最高的。歐盟作為中國與美國之後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地區,在2015年的巴黎峰會上承諾將在2030年將歐盟的總排放同1990年相對比減低40%。然而,在如何達到此一目標的路徑問題上,歐盟內部卻也出現了諸多的分歧,有輿論甚至認爲,歐盟或許不得不下調其減排目標。

具體地來說,歐盟要達到減排目標依靠的主要以下支柱:首先是歐盟的排放交易體系,英文叫做(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ETS,他是歐盟氣候變化政策的基石,歐盟的排放交易體系是世界首個主要的碳排放交易市場,也是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碳市場。 這一市場運作的規則是對每個行業確定一個年排放最高指標,排放超標的企業可以向未超標企業購買排放權。其次,是歐盟內部成員國中,經濟發達國家必須比經濟 薄弱的國家做出更多的努力,尤其是在排碳量最多的行業,例如交通,農業,建築以及垃圾處理等行業,上述行業的排碳量占歐盟總排放量的60%,而它們的排放量必須在2030年之前同2005年相對比減低30%。

然而歐盟的上述兩大減排支柱目前都面臨新的挑戰。歐盟自2015年夏天啟動的碳排放交易體系新談判至今仍然難以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以波蘭為首的國家堅決反對歐盟提高碳價,波蘭甚至繼續尋求融資修建新的以煤炭為燃料的熱電廠。歐盟理事會,歐洲議會以及歐盟委員會期待在波恩氣候峰會之前再度就此作出協調。不過,從10月13日歐盟環境部長會議的結果來看,歐盟成員國看來似乎並沒有將達到減排目標放在首位,而是允許那些屆時不能達到目標的國家可以以購買碳排放“來贖罪”,對氣候活動網絡組織來說,歐盟的排放交易體系已經成為減排無術的國家的救命稻草。

此外,法國政府的立場也使環保組織感到困惑。據法國世界報介紹,在上週歐盟舉行的環境部長會議上,德國政府提出了一個更為積極的目標,提議以2020年 的目標為基數來制定今明兩年的減排指標,該提議雖然受到荷蘭以及瑞典等國的支持,但卻遭到來自西班牙,意大利等減排落後國家的抵制,所以,最終未能獲得歐 盟的採納,而法國政府卻站在歐盟多數國家的一邊。法方的立場令人難以捉摸。有非政府組織代表評論說,作為巴黎協定的簽署地,法國向外界發出的是一個消極的信 號。對此,法國環境部長解釋說,雖然歐盟內部達成的一致目標顯得缺乏雄心,但是我們在向這一方向努力。

同法國相對比,瑞典與荷蘭是歐盟國家中在氣候領域走在最前沿的國家。瑞典政府6月15日通過了氣候法,氣候法將2045年實現碳中和作為目標,制定出每四年的減排計畫。而荷蘭新政府則將工作重點聚焦在氣候領域。新政府10月10日宣布將在2030年之前關閉所有的熱電廠,將其碳排放減低49%,遠遠超出歐盟提出的減低36%的指標。而英國政府也在隨後宣布,將其碳排放在2032年之前減低57%,而不是歐盟提出的37%的指標。

相比之下,德國與法國要達到減排指標似乎就沒有那麼輕鬆。德國氣候領域專家近日出台報告呼呼政府儘快糾正其能源政策,否則將難以實現其承諾的在2020年之前減低40%的 減排目標。我們知道,福島核事故之後,德國政府關閉所有的核電站,德國以燃煤為主的熱電廠便全部投入運作,雖然,目前德國的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第一大電力來源,但是,煤電的使用量 卻依然沒有絲毫的減弱,這就使德國政府的減排指標面臨考驗。而德國的熱電廠之所以繼續全動力運作,其中原因就是由於歐盟的碳價低廉,使高排放的企業在支付碳價的同時依然可以獲得盈利。而且,德國熱電廠生產的高排放的電力不僅供應內需,而且還出口到瑞士,法 國,奧地利以及荷蘭。去年德國的電力出口創下歷史最高記錄,導致德國當局正在下調其制定的減低化石能源生產的目標。

這就再次說明在能源環境等領域,僅僅依靠市場供求槓桿來調節效果是十分有限的。不過,德國經濟學家十月初呼籲歐盟制定一個最低碳價,試圖以此遏制高排放工業的繼續發展。

除了德國之外,歐盟的另一大排放國法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法國的參與網站Mediapart網站近日透露說,法國政府上個月在艾沙尼亞舉行的歐盟能源部長會議上向外傳出了一個令人費解的信號。法國政府呼籲放鬆向可再生能源過度的限制。歐盟在巴黎協定中承諾將在2030年之前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至27 %,而且,這一比例必須繼續上升才有可能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根據歐盟內部的一份非正式文件,法國政府計畫在2027年之前完成一半的指標,也就是說,很難想象其餘剩下的一半有可能在三年內完成。對歐盟議會的綠黨議員來說,法國政府的立場向歐盟其他成員國發出了一個危險的信號,他將成爲西班牙,波蘭,羅馬尼亞以及保加利亞等國延長熱電廠的使用壽命提供藉口。

不過,參與網站介紹說,曾經是奧朗德總統氣候問題大使的法國的環境部長尼古拉 於洛對此事並不知情,法國環報工作者期待於洛能夠積極努力的捍衛巴黎協定。確實,法國政府今年七月以來,推出了多個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其中包括在2030年之後停止在法國開發化石能源,停止使用柴油車,以及援助家庭提高節能效率等等。

另外,除了法國之外,世界其他國家也不斷推出應對氣候變化的新措施,遠的不說,中國,加拿大等國就在上個月在加拿大召開的氣候會議上承諾將提高電動汽車的使用比例,大幅度減低交通系統的碳排放。

令人欣慰的是,減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遏制氣候變化已經成爲全球輿論的共識,即使是聲稱要退出巴黎協議的特朗普政府也出台了肯定人類活動加劇氣候變化的氣候變化。雖然一些國家政府的政策會出現反覆,但是各國地方以及民間公民社會都早已積極行動起來,他們在推廣低碳生活的同時,也對政府的政策以及企業減排措施進行着緊密的監督。因此,雖然巴黎協定的落實在短期內有可能出現波折,甚至出現倒退,但是,巴黎協定所制定的總體減排方向已經不可捏轉。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